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太极名家注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太极名家注拳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2017-03-15 来源:传统杨氏太极拳班侯直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应之法,恐难以与来力对敌。“急”,快也;“缓”,慢也。如敌来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皆明;如敌来甚急,柔化焉能取胜哉?则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敌。所谓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之。所谓不后不先,如敌手之发未到之际,我截入敌膊未直之时,一发即去。此迎头痛击,动急则急应。此非真传不可。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杨澄甫注:

  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应之法,恐难以与来力对敌。“急”,快也;“缓”,慢也。如敌来缓则柔化跟随,此理皆明;如敌来甚急,柔化焉能取胜哉?则用太极截劲之法,不后不先之理以应敌。所谓截劲,如行兵埋伏突出截击之。所谓不后不先,如敌手之发未到之际,我截入敌膊未直之时,一发即去。此迎头痛击,动急则急应。此非真传不可。

  与人敌对,推手或散手,无论何着都有大圈、小圈、半个圈、阴阳之奥妙、步法之虚实、太极之阴阳、不丢不顶之理。循环不息,变化不同,太极之理则一也。

  陈微明注:

  此言我之缓急随彼之缓急,不自为缓急,则自然能粘连不断。然而两臂松净,不使有丝毫之拙力,能相随之,如是巧合。若两臂有力,则擅自做主张,不能舍己从人矣。动之方向、缓急不同。故曰变化万端。虽不同,而吾之粘随其理则一也。

  姜榕樵注:

  敌急我以急应之,敌缓我以缓随,以敌之缓急为缓急,自能粘黏不脱。沉肩坠肘,手有立桩,斯可言缓急相应。敌动之方向虽变化不定,而吾粘黏随之,理法与个性则一也。越练越精,渐至懂劲,由懂劲而渐至变化,用功愈久,则豁然贯通,而神明矣。

  顾留馨注:

  动作快慢要决定于对方动作的快慢,不能自做主张。首先,手臂放松,触觉灵敏才能应急缓随,处处合拍。只有触觉灵了,做到“彼微动,己先动”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

  动作虽然千变万化,而粘走相生,应急缓随的道理是一贯的。

  笔者注:

  前辈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急应缓随是太极最基本的要求。而现在有些人,在练习太极拳时,只知道慢而不知道快,看到别人快便说:“你那不是太极拳,是外家拳。”一直陶醉在慢的过程中,认为越慢越好,更有一套尖端的理论--练时慢,用时快。实际不练快能快得起来吗?一个没有练过书法的人,他能够成为书法大家吗?慢只是训练的一个阶段,前辈说的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如何能够动急则急应呢?笔者认为,没有经过高速度训练的人体会不到快的内涵,与之息息相关的拳学要素都离不开得法修炼。

  首先意识快,潜在的意识是需要训练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悠然感受出来的。

  其次重心虚实转换的快,这需要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单靠盘架是不能练出来的,盘架只是基础,没有基础也就没有升华,但仅靠基础也难以登堂入室。

  再者,拳学的路线本身在运动中如何缩短运行路线,在同样的速度时,运行路线越短便越直接,这需要在拳理拳法中探索,节奏是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的,就是所说的合拍。

  剩下的是形体的速度加快,这也需要平时在松紧转换和频率上进行训练。这是一套系统的工程,决不是不加修炼想快就能够快起来的。只有通过慢、快,再进一步修炼快慢相间,快慢的节奏是随感而应,随势而发的,这样才能符合拳理拳法。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