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内科 > 巨淋巴结病反复高热不退案

巨淋巴结病反复高热不退案

2017-02-08 来源:汉古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病患者发热、恶寒,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应是太阳表证。胸闷脘痞腹胀,舌苔黄腻,从三焦辨证来看,应是中焦湿热。发作有时,淋巴结肿大,从温病理论来看,应是邪伏膜原。

  2016年

  02月17日

  初诊

  主诉:反复发热伴淋巴结肿大2年余。

  诊疗经过:患者自诉毕业于体育专业,在小学当老师,身体素来健康,也很热爱自己的工作。2014年3月便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且伴有低烧,认为是颈淋巴结炎,经服消炎药后症状消失,也未予重视。2015年3月又出现低烧,且颈部两侧均有淋巴结肿大,经消炎和激素治疗,仍反复不愈。5月初开始高热40℃不退,即使打激素也只能暂退2-3小时,且淋巴结不断增大、增多。6月份在番禺中心医院住院,发现肝衰竭。遂转入广东南方医院抢救,住院月余后肝功能恢复,体温也逐渐正常,8月份康复出院。到12月末又出现高热不退,且淋巴结比之前更多,再入南方医院住院。做淋巴结病理,提示为:窦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可能性大。

  巨淋巴结病是一种罕见病,有一定的自限性,就是说有的病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是可以不药而愈的。但巨淋巴结病一般不会发烧,所以始终不能确诊,只能怀疑是巨淋巴结病。但该患者不仅不愈,反而愈来愈重,且高热持续不退,十分罕见。住院期间经南方医院全院大会诊,认为本病是巨淋巴结病的可能性大,但无法确诊;目前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建议患者出院回家休养。

  患者出院后求医无门,如同被判死缓,心中十分恐惧,悲观绝望。回家后自用民间方法灌肠,高热可暂退。但食欲越来越差,且腹胀逐渐加剧,精神日衰;并且发热出现一种有规律的变化,即发热八天,退热八天,再度发热;且体温越高,淋巴结越大、越多。经过三个周期反复发热后,家人寻访到汉古中医来求诊。

  来诊时见:患者精神倦怠,两目无神,面部略显虚浮,双手指不断颤动。自觉畏风怕冷,脖子发胀,但不影响吞咽,手脚麻痹、发胀,手脚心发热。口干不欲多饮,饮水多则口淡作呕,稍喝温水则汗出。胸闷,脘腹作胀,食欲极差。平素大便正常,月经周期多推迟5-7天。自2015年9月至今反复出现全身皮肤红疹,现胸、背、腹部、大腿遗留大片色素沉着。视其手指关节肿大,指背有数个圆形红斑。右侧颈项部及颌下均可触及淋巴结,颈部约有5-6个,累累如串珠状。患者近4天无发热,但根据之前规律,估计四天后就会再次发热。

  舌印:++,腮印:++,甲印:4。舌淡紫红苔白厚,有染黄苔,舌络正常。脉弦缓。

  诊断:淋巴窦组织细胞增生性巨淋巴结病可能性大。

  处方:

  青黛10g紫草15g牡丹皮15g

  生地黄30g水牛角30g[先煎30分]

  广藿香15g佩兰15g白豆蔻30g

  草果10g槟榔10g柴胡15g

  赤芍15g浙贝母30g连翘30g

  阳春砂仁6g[打,最后10分下]炙甘草10g

  旱半夏30g川厚朴30g生纹党30g

  白花蛇舌草30g鲜生姜30g[切,自备]

  5剂,加冷水2000ml,先煮水牛角伴小时,纳余药,后下砂仁,文火煮取300ml,分2次中、晚饭前温服。

  2016年

  02月22日

  二诊

  诊疗经过:服药4剂,晨起可咯出少量黄痰,咯痰较前顺畅,自觉颈部较前舒畅。近2日阴道有少许咖啡色分泌物排出。大便日2次。夜间睡眠差,难入睡,醒后疲倦。掌指关节肿胀较前有所消退。手脚心仍有发热,但运动后症状消失。胃纳大好,每顿可吃2碗饭。腹背部大片色素沉着,伴少许红疹。右手无名指第一指节处红斑消退。

  舌印:+,腮印:+,甲印:8小。舌淡暗红胖大,苔中后部白厚腻,舌络稍粗。脉滑。

  处方:上方加生石膏30g。

  7剂,加冷水20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后下砂仁,文火煮取300ml,分2次中、晚饭前温服。

  2016年

  02月24日

  三诊

  诊疗经过:时隔九天,患者于22日发热按时而至,通过电话询诊后,嘱其于原方中加入生石膏90克。刻诊见:患者已服大剂量生石膏汤药一剂,仍然高烧不退,今日再来面诊。触其肌肤灼热,无汗,询之无头痛、身痛,但自觉阵阵发冷,见其衣着倍于常人,身着羽绒服,头戴羽绒帽,仍觉怕风。自觉全身发胀,眼眶尤甚,双手颤动不已,疲乏殊甚,脘腹胀满,晨起上颚有灼热感,口臭,口渴不欲饮。诉服加生石膏方之后出现大便稀,水样便,日4次,但肛门无灼热感。查体温394℃,两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明显。手背第一掌指关节处有四个指甲盖大小圆形红斑,右手无名指、左手中指第二关节肿痛。臀部以下皮肤满布红疹,抚之不碍手,但上半身未见新发红疹。

  舌印:+,腮印:+,甲印:8个。舌淡红胖大苔黄厚腻,舌络细。脉滑数。

  处方:

  柴胡45g川芎15g制枳壳15g

  羌活15g独活15g茯苓30g

  荆芥穗15g北防风15g旱半夏15g

  鲜生姜15g[切,自备]槟榔15g

  草果15g黄芩15g连翘45g

  生石膏90g川厚朴30g扁豆花30g

  滑石30g陈皮15g青黛15g[布包]

  青蒿30g浙贝母30g炙甘草10g

  生晒参30g

  3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前方尚余三剂,嘱患者将此方与前方交替服,一日两剂。此方先服。

  2016年

  02月27日

  四诊

  诊疗经过:一天服药两剂,每隔两小时服药一次,连服两天,体温渐降,昨日最高体温388℃,较前略有下降。怕冷减轻,双手平伸时仍有手抖。上颚烧灼感消失,全身发胀减轻。手掌背掌指关节处红斑消退,双下肢及背臀部红疹减轻、瘙痒消失。仍觉手心发烫,玩腹胀满,两侧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增多,右侧呈串珠状。近2天每日恶心呕吐2-4在,每次呕吐痰涎量约30ml,吐出之后人方觉舒服。前天开始阴道有褐色分泌物排出。现大便每日少则5次,多则9次,呈糊状或水样,便后舒适。自诉虽是高热,但精神状态比之前发热时有明显改善。

  舌印:+,腮印:+,甲印:4个。舌红,苔黄厚腻,舌络细。脉滑数。

  处方:

  方一:

  柴胡45g川芎15g制枳壳15g

  羌活15g独活15g茯苓30g

  旱半夏30g生姜30g[切,自备]

  荆芥穗15g北防风15g槟榔15g

  草果15g黄芩30g连翘60g

  生石膏90g川厚朴30g扁豆花30g

  滑石30g青黛15g[布包]陈皮15g

  青蒿30g浙贝母60g炙甘草10g

  生晒参30g

  2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二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

  青黛15g紫草15g牡丹皮15g

  生石膏30g生地黄30g广藿香15g

  佩兰15g白豆蔻30g草果10g

  槟榔10g柴胡15g赤芍15g

  浙贝母30g连翘30g白花蛇舌草30g

  炙甘草10g阳春砂仁6g[打,最后10分下]

  川厚朴30g水牛角30g[先煎30分钟]

  生半夏30g鲜生姜30g[切,自备]

  生纹党30g

  1剂,加冷水20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300ml,分2次中、晚饭前温服。

  2016年

  02月29日

  五诊

  诊疗经过:近两天早上起床时体温较高388℃,白天逐渐下降,晚上385℃,今晨测体温371℃。双侧耳后、颈后淋巴结未再继续增多增大,皮疹大部分消退,手掌背掌指关节处红斑轻浅。全身发胀明显缓解,手心发烫减轻,胸脘仍觉痞闷,每天仍呕吐2-3次,呕吐物仍夹有痰涎。仍觉乏力,双手平伸时发抖,食欲较差。大便日4-9次,其中4次量多、水粪杂下,自诉便后周身舒适、胀闷感会减轻。

  舌印:-,腮印:-,甲印:4,舌质正红,舌苔前半部,后半部厚腻微黄,舌络细。脉滑略数。

  处方:方一:上方一加生南星30g、青黛10g[布包],生石膏减为60g。4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二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减紫草、牡丹皮、赤芍为10g,增广藿香、佩兰到30g,去掉白花蛇舌草、川厚朴,加茯苓30g、川连10g、全瓜蒌45g,生纹党易为生晒参15g。3剂,加冷水20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300ml,分2次中、晚饭前温服。

  2016年

  03月04日

  六诊

  诊疗经过:3月1日开始体温367~377℃。3月2日~4日体温为357-362℃。自觉恶寒消失,身体发胀感消失,红疹已基本消退,腰背部色素沉着转淡,两侧耳后、劲项淋巴结明显缩小。呕吐未作。胸脘略感痞闷,双手平伸时仍有轻微颤抖,食欲改善。近2天出现脚踝肿胀,两内踝压之凹陷。晨起有干咳,咽喉发痒,咳甚则欲呕,可咯出少许白痰,自觉痰从肺底咯出。大便每天4-5次、呈稀糊状,小便清。体重54.2kg。

  舌印:+,腮印:+,甲印:4个。舌红苔薄润,根稍腻,舌络细。左脉细略滑,尺沉细弦;右脉细略滑。

  处方:方一:上方一减柴胡、黄芩、生晒参为15g,去掉生石膏、扁豆花、滑石、青黛、青蒿。2剂,加冷水25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一剂,与方二方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去生石膏、川连、全瓜蒌,加川厚朴30g、枇杷叶10g、土炒白术30g,增生晒参到30g。2剂,加冷水20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一剂,与方一方交替服。

  2016年

  03月07日

  七诊

  诊疗经过:近1周未再出现发烧,体温维持在367℃左右。近2天已能外出运动,运动后觉人较舒适。食欲好,晨起干咳、咯痰明显减轻。大便日4-5次、呈烂糊状,右侧颈项可触及5个淋巴结,其他两侧耳后、颈项未可触及。双手平伸轻微颤抖,双侧内踝压之凹陷减轻,体重53.8kg。

  舌印:-,腮印:-,甲印:4小。舌红,苔根薄白腻,舌络细。左脉细滑,尺细弦;右脉细。滑。

  处方:方一:上方一减羌活、独活、荆芥穗、北防风、陈皮为10g、川厚朴为15g。4剂,加冷水25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复煎泡脚。一天一剂,与方二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减川厚朴为15g,去枇杷叶。3剂,加冷水20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饭后温服。药渣复煎泡脚。一天一剂,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3月14日

  八诊

  诊疗经过:患者自3月2日热退,至今日已12天,发热周期推迟4天,今日发热又起,今晨测体温378℃。刻诊查体温393℃,晨起干咳,全身又开始出现怕冷、发胀,脘腹胀满,饮水后更甚。上眼睑略显浮肿,脚踝不肿,背部有散在新发皮疹,右侧耳后、颈项淋巴结明显肿大,最大如鸡蛋黄大。双手平伸颤抖明显,左手尤甚。

  舌印:-,腮印:-,甲印:4。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无力,尺稍弦。

  处方:方一:上方一增柴胡为45g、羌活、独活、荆芥穗、北防风15g、黄芩、生晒参30g,加生石膏120g、青黛10g[布包]、滑石30g、小通草10g。3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二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增紫草、牡丹皮、赤芍15g、生地黄45g、川厚朴30g,加生石膏120g、黄芩15g、川连10g、全瓜蒌45g,去土炒白术。3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3月16日

  九诊

  诊疗经过:近3天体温仍波动在387-395℃之间。刻诊:体温387℃,全身微微汗出。后肩背部,双上肢仍有散在皮疹,其他地方未再新发皮疹。身体疲乏,口苦不渴,食欲不振,脘腹略感胀满,全身发胀,脚掌麻痹。大便日3-4次、急迫、呈水样。右侧颈项部淋巴结肿大、胀痛明显,最大如鸡子黄,左侧淋巴结肿大不明显,下颌仍有一个淋巴结。双手平伸时仍有轻微颤抖,左手明显。

  舌印:-,腮印:-,甲印:8个。舌红,苔黄厚腻。脉浮滑略数无力,尺稍弦。

  处方:方一:上方一加葛根45g,海蛤粉30g[布包]。2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二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增浙贝母、连翘、全瓜蒌为60g,加海蛤粉30g[布包]。2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2小时1次。药渣复煎泡脚。一日两剂,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3月19日

  十诊

  诊疗经过:患者近3天体温在36-383℃之间,18日一整天体温为37℃以下。从14日开始发热,至18日热退,此次高热持续四天即退。一日服药两剂,大剂跌进,一天生石膏用量达240克,终于提前降服热魔。患者信心大增。从昨日开始食欲明显改善。口苦消失。汗出多,仍较疲劳。双手指麻痹明显减轻,双下肢仍有麻痹感。大便日5-6次,质稀,泡沫多,急迫。前天开始月经来潮,排出较多血块,伴小腹痛、腰胀。察其胸背仍有少许红疹,右侧颌下淋巴结略有缩小,仍压痛明显。舌印:-,腮印:-,甲印:8。舌红,前半部腻苔已退,后半部腻苔仍有。舌络细。脉浮滑无力。

  处方:方一:上方一减柴胡为25g、川芎、荆芥穗、北防风为10g,去羌活、独活、生石膏、葛根,增生旱半夏、鲜生姜、生南星到45g,加广藿香、佩兰各30g。2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一日一剂,与②方交替服。此方先服。

  方二:上方二减生石膏45g,去川连10g全瓜蒌60g。2剂,加冷水2500ml,先煮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4小时1次。一日一剂,与①方交替服。

  2016年

  03月23日

  十一诊

  诊疗经过:右侧颈项部仍可触及淋巴结约5-6个,如串珠状。近几天体温在357-368℃之间。背部红疹消退,但仍有色素沉着,全身皮肤瘙痒。脘腹痞满消失,手足仍有发胀感,下肢麻木减轻,但时有抽搐。眼皮沉重。夜寐汗多如水,晨起汗出如珠。大便日4次,有泡沫,有成条状或糊状。月经已经干净2天。

  舌印:-,腮印:-,甲印:6小。舌红,苔薄白。舌络细。脉浮滑略弦,无力。

  处方:方一:上方一减柴胡、生晒参为15g、黄芩、广藿香、佩兰为10g,去荆芥穗、青黛、小通草、海蛤粉,加副炮台芪45g、土炒白术15g、麻黄根30g。3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此方先服,一日一剂,与方二交替服。

  方二:上方二减生石膏、生地黄为30g、广藿香、佩兰、川厚朴为15g,加麻黄根、煅牡蛎各30g。3剂,方二: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一日一剂,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3月28日

  十二诊

  诊疗经过:已过发热周期,未见发热。夜寐盗汗消失,夜卧时仍手脚心发热,仍然乏力,不耐劳累。食欲尚好,但不敢多吃。全身皮肤瘙痒减轻,仅小腿皮肤瘙痒。双下肢仍有麻痹感,手脚略感发胀,握拳无力。大便日5次、呈条状或糊状。胸背、腰部仍有大片色素沉着,未见红疹。右侧颈项部淋巴结如串珠状,有7-8个,最大如蚕豆大小,轻微压痛。左侧颈部可触及一个淋巴结。体重505kg。

  舌印:-,腮印:-,甲印:6。舌红,中后部有白腻苔,舌络细。脉滑略弦,寸无力。

  处方:方一:上方一增黄芩为15g、生晒参、广藿香、佩兰为30g,易副炮台芪为正炮台芪45g,去麻黄根,加煅牡蛎30g、僵蚕30g、蝉蜕15g、姜黄10g、生大黄3g。3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一日一剂,此方先服,与方二交替服。

  方二:上方二增广藿香、佩兰为30g,去麻黄根,加僵蚕30g、蝉蜕15g、姜黄10g、生大黄3g。3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一日一剂,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4月02日

  十三诊

  诊疗经过:近1周体温在37~372°C之间。疲劳感较前有所减轻,但仍不耐劳累。右侧颈部可触及数个小拇指头大小淋巴结,今天下午双臂泛发少许红疹,腹部、腰背部仍有大片淡褐色色素沉着,背部轻微瘙痒。食欲可,易腹胀。大便日2次。体重498kg。

  舌红,苔中后部白厚腻,舌络细长。脉弦略滑。

  处方:上方一增柴胡、黄芩到30g,去正炮台芪、土炒白术、僵蚕、蝉蜕、姜黄、生大黄,加全瓜蒌45g、川连10g。3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此方先服,一日一剂,与方一交替服。

  上方二增生石膏到45g、柴胡30g,去海蛤粉、煅牡蛎。3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钟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此方后服,一日一剂,与方二交替服。

  2016年

  04月09日

  十四诊

  诊疗经过:近1周,体温维持在367-372℃之间,手臂红疹基本消失,大腿皮肤仍有散在红疹,晚上沐浴后明显,腰部皮肤仍有色素沉着。右侧颈部、腋下仍可触及数个小拇指大小淋巴结。胃纳好,腹胀不明显。仍觉疲倦,手足仍有麻痹感。大便日3次,成形。夜尿1次。体重494kg。

  舌印:-,腮印:-,甲印:8小。舌红苔根白厚腻。舌络细长。脉弦略滑。

  处方:方一:

  青黛15g[布包]紫草15g牡丹皮15g

  生石膏30g生地黄30g广藿香30g

  佩兰30g白豆蔻30g[打]草果10g

  黄芩15g柴胡30g槟榔10g

  赤芍15g浙贝母60g连翘60g

  阳春砂仁6g[打,最后10分下]

  炙甘草10g水牛角30g[先煎半小时]

  旱半夏30g[打]鲜生姜30g[切,自备]

  茯苓30g川厚朴15g生晒参30g

  木鳖子15g[打]

  4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钟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2小时1次。此方先服,与方二交替服。

  方二:

  柴胡30g川芎10g制枳壳15g

  茯苓30g北防风10g槟榔15g

  旱半夏45g[打]鲜生姜45g[切,自备]

  草果15g生南星45g黄芩30g

  连翘60g川厚朴15g陈皮10g

  浙贝母60g炙甘草10g生晒参30g

  滑石30g广藿香30g佩兰30g

  煅牡蛎30g全瓜蒌45g川连10g

  4剂,加冷水3000ml,武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2小时1次。与方一交替服。

  2016年

  04月18日

  十五诊

  诊疗经过:4月13日开始出现低热,体温在374-376℃之间。自3月18日退烧后,至4月13日开始低热,期间已有三周时间未发热。现出现低热缠绵,乃余邪未尽。3天前淋巴结开始增大,右侧颈项、腹股沟、腋下、明显。双侧上臂皮肤仍有少许红疹,背部色素沉着减退。腹胀基本消失,但仍有少许嗳气。双手麻痹消失,足底仍有麻痹。近几天牙龈肿痛,嘴角有轻微糜烂。夜寐头汗多,可把枕头染成黄色。体力一般,易疲劳。大便日3次。眠纳均可。

  舌红苔中后黄腻。脉寸关滑,尺沉细弦滑。

  处方:方一:

  青黛15g[布包]紫草15g牡丹皮15g

  生石膏30g生地黄30g广藿香30g

  佩兰30g白豆蔻30g[打]草果10g

  黄芩30g柴胡30g槟榔10g

  赤芍15g土贝母60g连翘100g

  阳春砂仁6g[打,最后10分下]

  炙甘草10g水牛角60g[先煎半小时]

  川厚朴15g生晒参30g守宫30g

  陈皮10g泡苍术15g

  5剂,加冷水2500ml,先煎水牛角半小时,纳余药,最后10分钟下砂仁,文火煮取450ml,分3次温服。此方先服,一日一剂,与方二交替服。

  方二:

  生晒参30g滑石30g小通草15g

  广藿香30g佩兰30g煅牡蛎30g

  全瓜蒌60g川连10g石菖蒲30g

  薄荷10g[最后10分下]绵茵陈15g

  射干10g柴胡30g槟榔15g

  草果15g生南星45g黄芩30g

  连翘100g川厚朴15g陈皮10g

  土贝母100g炙甘草10g

  5剂,加冷水2500ml,武火煮取450ml,最后10分下薄荷,分3次温服。此方后服,一日一剂,与方二交替服。

  按

  中医之特色优势在于辨证论治,对于一个西医病因不明,诊断不清的疾病,中医可从辨证入手。正如萨斯病来临,西医在找不到病原体的情况下,茫然不知所措,中医依靠辨证论治,从容应对,挽救无数生命。因为疾病有千万种,病因又各不相同,但人体相应的反应,即表现出来的症状却是有限的,如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疼痛等不到百个。中医采用取象比类的唯象直觉思维和司外揣内的黑箱处理方法,对人体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分类,创造出伤寒、温病等一系列辨证论治体系来有效应对。

  本病患者发热、恶寒,从伤寒六经辨证来看,应是太阳表证。胸闷脘痞腹胀,舌苔黄腻,从三焦辨证来看,应是中焦湿热。发作有时,淋巴结肿大,从温病理论来看,应是邪伏膜原。皮肤斑疹,从卫气营血辨证来看,应是热入营血。四组隶属不同辨证理论范畴的症状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身上,实属罕见。

  有了千年古中医的宝贵经验,我们就可以从容比类,依样画葫芦了。太阳表证,用人参败毒散应对之;中焦湿阻,用藿朴夏苓汤;邪伏膜原,用达原饮;邪入营血,用犀角地黄汤应对之。综合这些手段,遵循张仲景先表后里的治疗原则,透风寒于外,清血热于里,化湿于中,泻热于二便,取得预期疗效。下一步将以消除淋巴结肿大为重点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