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煎煮大法 > 超实用│中药煎熬与服用的正确方法

超实用│中药煎熬与服用的正确方法

2017-02-08 来源:冬日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禁用铁锅、铝锅及铜锅,此类器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时,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有毒副作用的物质。

  长期以来,很多患者对于中药的煎服之法了解甚少,从药房取药回去后,把医师与药师的嘱咐抛在脑后,甚至随意架口铝锅,猛火滚个十几分钟,盛凉药液后一阵猛喝,却往往收效甚微……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少数服药不得当,又不明真相的患者,怀疑起了药材质量,乃至主治医师的水平。有鉴于很多冬日中医的用户,对药材的煎服也不甚了解,今天特意发出本文,希望对诸位正确服用中药有所帮助。

  总则

  ————

  本篇仅对中药煎服的常规方法与注意点进行了梳理,更具体的注意事项,请务必遵医嘱,如有疑惑,请及时与您的医师或药师沟通,切不可自行改变煎服方法及剂量。

  服药期间还应注意:

  忌烟酒,辛辣、油腻等食物。

  皮肤病及创伤,忌食鱼虾腥食物和刺激性食物。

  若与西药联用,应错开时间服用,且遵医嘱。

  避光、阴凉干燥处妥存,丸散剂等打开后应及时服用。

  熬制篇

  ————

  因丸剂、散剂及膏剂一般已由药房调制好,再送达患者手中,故本部分主要针对汤剂的熬制:

  1.熬煮器具选择

  (1)禁用铁锅、铝锅及铜锅,此类器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时,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有毒副作用的物质。

  (2)少用不锈钢锅:对于是否可用不锈钢器具煎煮中药,尚有争议,为保险起见少用。

  (3)推荐使用砂锅或搪瓷锅,受热均匀,且不会与中药成分起化学变化而降低药效。

  2.中药的清洗

  (1)如不是太脏,熬煮之前的中药材只需用清水简单洗过,然后置入烧锅中,加水浸泡20-45分钟左右,点火熬煮;

  (2)如夹杂太多泥沙与杂质,可浸泡3-5分钟左右(时间太长易流失药效)再清洗,然后置入砂锅中,同样加水浸泡20-45分钟左右点火熬煮;

  (3)在开火前,先浸泡20-45分钟,是因为中药多是干燥品,水浸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为30-45分钟;但若是春夏季时节,食材易腐败,故浸泡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

  3.次数、水量与时间

  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材3-5厘米,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二煎时,重新加水,水量应控制在水面没过药材约3厘米,沸后,转小火再煎约30-45分钟。

  4.留取药液量

  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5.特殊药的煎煮:

  有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药物特性,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具体以医嘱为准。

  (1)先煎药:一般是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一般要先煎煮30-40分钟,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煎煮。另有毒性药物先煎,即久煎可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如附子久煎不仅能降低毒性还能增加强心作用。

  (2)后下药:一般是气味芳香,含挥发油,或不易长时间煎煮的药物,要在药物煎好前10-15分钟投入锅内。常见的有霍香,钩藤,大黄等。

  服用篇

  ————

  一、正确服用中药汤剂

  1、温度:根据病情需要,中药汤剂可分为温服、冷服和热服,请遵医嘱。

  (1)温服:汤剂常温服。特别是对胃肠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乳香等,温服能和胃益脾,减轻刺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2)冷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放凉后服用。一般来说,寒剂宜冷服,适用于热症。凡是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

  (3)热服:将煎好的中药汤剂趁热服下,但注意烫口。一般而言,热剂宜热服,适用于寒症。如外感风寒时的热服,且服后还须盖好衣被,或吃点儿热粥,以助出汗,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

  2、剂量:据病情需要,有分服(分次服用),顿服(一次性服用)及特殊情况等。

  (1)分服:适用于慢性病、轻病情,可慢调治的患者。一剂汤药可分2~3次口服,每次100~200ml;如小儿口服汤剂时,应将汤剂浓缩,从而减少服用量。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咳呛。

  (2)顿服:适用于急性病及病情较重,应急速治疗的患者。一剂汤药可1次服下。这样药力大而猛,能充分发挥药效。

  (3)特殊情况:

  (3-1)危重病人应少量多次服用;呕吐患者可以浓煎药汁,少量频服。在应用发汗、泻下、清热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个体差异,一般见出汗、泻下、热降即可停药,适可而止,以免太过,损伤人体正气。

  (3-2)用峻烈之药及有毒性之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切勿过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或伤及人体正气。

  二、正确服用免煎中药(丸剂/散剂)

  1、常规服用方法:

  将一天药量中的各味免煎中药包装袋全部撕开,倒入容器中;根据药量加温开水200~300ml,(对于粉末状的免煎中药应先用凉开水调成糊状,然后再用开水冲)可根据药量多少,酌情增减水量,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或遵医嘱。

  2、“免煎中药”合汤剂一起服用:

  免煎中药中有些动物药和矿物药及三七、乳香、没药、人参、川贝等,为增强吸收,提高药效等原因,常将免煎中药与汤剂按处方量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服用。

  3、煎煮服用:

  免煎中药用温开水冲后,有时会出现难溶或不能完全溶化的现象时,可放在小火上加热2~3分钟,从而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收效果。

  4、蜂蜜调服:

  有些免煎中药,因味道欠佳,可用蜂蜜调后服用(具体请咨询医师)。

  5、自制胶囊:

  据病情需要,还可把药粉等装成胶囊,随身携带、服用。

  三、正确使用外用中成药

  注意:

  外用中成药中除少数如七厘散、玉真散可内服外用外,绝大多数外用药均不能内服,尤其含汞、铅、砷等有毒成分的外用药。

  1、中成药散剂:

  撒敷法:将药粉直接均匀地撒布患处,再用消毒纱布或外贴膏固定,达到解毒消肿、提腐拔脓、生肌敛疮的功效。如生肌散、珍珠散等。

  调敷法:用茶、黄酒、香油等液体将药粉调成或研成糊状敷于患处。如用茶水调敷如意金黄散,取茶叶解毒消肿之效;用黄酒调敷七厘散、九分散等。

  吹敷法:将药粉装入硬纸筒中吹到患处,如用冰硼散吹敷治口腔糜烂、牙龈肿痛。

  2、中成药油膏剂、水剂:

  多采用将药物直接涂敷于患处,如紫草膏等。

  3、中成药膏剂:

  橡胶膏直接贴敷患处,如伤湿止痛膏等。

  4、中成药膜剂:

  用于贴敷口腔黏膜、眼结膜、阴道黏膜患处表面,可使药物发挥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如口腔溃疡膜等。

  总之,我们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正确煎熬与服用中药,不在服药环节造成不必要的人为减效,早日恢复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