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奇方妙剂 >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的方义!

中医十大名方:小柴胡汤的方义!

2017-02-03 来源:悦读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方中用黄芩、生姜、大枣、甘草与半夏,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之意相近,是由于仍有邪气在表,又有胃虚而上焦有热所致。

  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小柴胡汤,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具有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流传至今,小柴胡汤依旧备受宠爱,后世对此方的评价也甚高,可谓是中医众方中一个出类拔萃的方剂。但小柴胡汤真正的方义,很多人却未真正全部领悟,又或有偏差!今天就分享一篇讲解小柴胡汤方义的文章,一起来学习吧!

  小柴胡汤共有七味药,方以柴胡命名,可知柴胡为方中主药无疑。先说柴胡的功效,一般认为柴胡“气质轻清,能助胆气之升发,疏散胆火之郁滞……郁于半表者得以外疏”。这种认为用柴胡的目的在于“升散”的提法,属于后世的理论,明显不符合张仲景在小柴胡汤中的原意。

  柴胡的性味苦平,能降能泄。《神农本草经》中的柴胡条目这样说:“味苦,平,无毒。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神农本草经》载柴胡性味“苦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味苦“能泄能降”是中医理论一贯的认识,而不少经方中的配伍亦常为“辛开苦降”,小柴胡汤亦属于辛开苦降之剂。然则,为何柴胡无辛味,却认为柴胡能升?而且,柴胡“质轻”,但柴胡药用部位在根而不在叶,且小柴胡汤中柴胡剂量为八两,按一两等于15.625g折算即为125g,如此重剂如何仍称为“质轻”?可知此说并不合理。

  柴胡之性通降下行,从《神农本草经》中所说的功效可证。在《神农本草经》之中明确指出能“推陈致新”的药物只有三种,一为“消石”,二为“大黄”,三为“柴胡”,前两药均为“泻下通便”之药。“消石”条说:“一名芒硝。味苦,寒,无毒。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

  大黄条说:“味苦,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而柴胡条则说:“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三药均能通下便结、宿食,“推陈致新”即是通下便结的意思。由此理解柴胡实属通下之药,只是柴胡的攻下之力相对前两药较弱,柴胡性味“苦平”而其余两药则是“苦寒”,在药性上有所差异。柴胡能通下,这在大柴胡汤中亦得到助证。《伤寒论》103条说:“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金匮要略》十篇12条又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大柴胡汤能通下便结,是因柴胡配伍枳实、赤芍等药则能下。小柴胡汤中柴胡的主要作用不在通便(但亦能助通便,参148条,用小柴胡汤亦治大便硬),而是在于通降中下二焦之气,疏解下焦之邪气与营血之结,使下焦营血得通,对治小柴胡汤证中的核心病机,故此以柴胡名方。

  过去所说的柴胡“升散”之意,并非柴胡的药性上行,而是指其治疗结果。例如,说桂枝能够平冲降逆、生姜能够降逆止呕,均非指两药能下行通降,而是指其辛散上行的功效,使阳气得通以后则上逆得降,“降”是指最后的结果而言。因此,柴胡的“升散”之说,实际上亦是指柴胡通降的功效,使下焦营血郁滞得解,因而下焦的气血能上行,故此能治疗少阳病因气血偏虚而导致的上部的咽干、头晕目眩之证,“升”是最后的治疗结果。

  方中用黄芩、生姜、大枣、甘草与半夏,与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之意相近,是由于仍有邪气在表,又有胃虚而上焦有热所致。

  笔者在《伤寒解外方证原意》“黄芩汤原能解表”一文中论述,黄芩清上焦之热,生姜配半夏以宣散脾胃之气、助脾气散精,甘草补胃气,大枣补脾气,共奏清上而补中之功。至于小柴胡汤中没有用黄芩汤中的芍药,是由于小柴胡汤证具有胃虚与中下二焦营血偏虚,因此不再用芍药通降营气,以防伤正。更主要的是,上文论述小柴胡汤证出现胸满的原因是上焦营血偏虚,正如桂枝去芍药汤之意,因此要去芍药。

  最后剩下人参一药,目的在于补益下焦营气津液。笔者在《伤寒解外方证原意》“白虎加人参汤证属表里三焦热盛”一文中论述,白虎加人参汤中加人参的目的在于补下焦的营气与津液,而小柴胡汤证中具有下焦营血偏虚的病机特点,才使邪气因入,因此补益下焦营血,以治其正虚之本,助正气抗邪。

  全方七药,柴胡通降下焦营气,配上黄芩清上焦之热,两药均味苦能降,前者在中下二焦,后者在上焦;生姜与半夏味辛能散中焦脾胃之气、宣散营卫;配上人参、甘草、大枣补脾胃与下焦营血。全方共奏苦降辛开而补中下之功,能通下清上而补虚,以治疗小柴胡汤证的病机。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