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药膳食疗 > 鼻出血、牙齿出血……各种出血症,妙方来搞定!

鼻出血、牙齿出血……各种出血症,妙方来搞定!

2017-01-05 来源:悦读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衄血证,是临床常见的病,《伤寒》说:阳络伤,血并督脉而出,则为衄血。出血部位,最多而常见的有肌衄(紫癜风),现代医学称为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甚至带来外伤出血,有的时候,身体的一些部位也会莫名的出现出血症状,比如流鼻血,这个是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的,还有的人会因为其他疾病而出现肌衄,也就是所谓的皮下出血。面对这些出血症,该如何治疗呢?名老中医冉品珍有妙方!

  衄血证,是临床常见的病,《伤寒》说:阳络伤,血并督脉而出,则为衄血。出血部位,最多而常见的有肌衄(紫癜风),现代医学称为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有鼻衄,俗名流鼻血,除女科逆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出血以外,其他都属于病态;有齿衄,又称牙齿出血、牙宣;有舌衄,又称舌条出血。这些病因,一般热证居多,也有少数属寒证的衄血。这些出血的病机,都是邪并督脉之阳气上逆,放血从清窍而出。除上述四种常见多发证以外,另有极少数的病,因病位不同,血从耳心里出叫耳衄,血从眼中出的叫目衄;个别因身遭意外,如大震、大压、跌仆等伤残后九窍一并出血者,称为大衄,属危急抢救范围,预后不良。
 
  一、肌衄
 
  主症:周身皮肤斑点不一,不过有上、下、内、外的不同,凡上半身及手足外侧多者属邪在阳分,气分;凡下半身及手足内侧多者属邪在阴分、血分。凡斑成块成片者,邪多在肌肉之内;凡点为颗粒状者,邪多在络脉。周身斑点鲜红者,属热盛;斑点青紫者,多风夹湿热;兼风者,身必发痒。
 
  治法:偏热盛者,泄卫透营,清营汤;偏风热者,疏风清热,银翘散。
 
  方药:
 
  1.清营汤(《温病条辨》)
 
  玄参15g,丹参10g,生地黄15g,麦冬15g,犀角3g,黄连6g,金银花15g,连翘心10g,竹叶心20根。
 
  加减法:去丹参,加牡丹皮10g更妥。
 
  2.银翘散
 
  金银花15g,连翘10g,淡竹叶10g,荆芥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5g,薄荷3g,桔梗10g,甘草3g,芦根15g。
 
  加减法:热盛者,加牡丹皮10g,焦栀子10g,紫草10g;风盛者,加僵蚕10g,红浮萍30g;夹湿者,加地肤子10g,地龙10g。
 
  二、鼻衄
 
  主症:风热壅肺者,高热头晕,鼻血不止,口渴心烦。舌上少苔,脉浮大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银翘散加味,方见“肌衄”,加茅草根30g,侧柏叶15g,焦栀子10g。
 
  肝火乘肺者,脉弦大数。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犀角3g,生地黄16g,白芍10g,牡丹皮10g。
 
  三、齿衄
 
  本证临床分两类。
 
  1.胃火上壅
 
  主症:血从齿龈出者,以牙龈属阳明胃经所络,燥气主之。牙龈红肿,灼热疼痛,口渴心烦,便结溺赤。脉数实有力。
 
  治法:清胃泻火。
 
  方药:温胆汤加味。
 
  竹茹15g,枳实6g,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栀子6g,露蜂房30g,地骨皮10g,甘草3g。
 
  2.肾虚火炎
 
  主症:血从牙心出者,以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血从齿出。牙龈不红、不肿、不痛,惟齿松动。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味。
 
  熟地黄15g,枣皮(山茱萸)10g,山药15g,茯苓15g,泽泻10g,牡丹皮10g,知母10g,黄柏10g,龟板30g。
 
  四、舌衄
 
  主症:舌乃心之苗,为心脾开窍,舌上出血,口舌疮疡,舌体强
 
  痛,心烦,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泻火补水。
 
  方药:导赤散加味(《小儿药证直诀》)。
 
  生地黄15g,木通6g,淡竹叶10g,甘草3g,栀子10g,金银花15g,茵陈10g,连翘10g,牡丹皮10g。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