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疾病 > 中医骨科 > 不是所有抽筋都是缺钙

不是所有抽筋都是缺钙

2016-12-13 来源:尊然中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抽筋,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肌肉不自主、无征兆的过度收缩,发作时表现为肌肉明显压榨样收缩,疼痛难忍,可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后逐渐缓解,可残留局部痛感。

  为抽筋「验明正身」

  抽筋,医学上称为肌肉痉挛,是神经肌肉异常兴奋引起肌肉不自主、无征兆的过度收缩,发作时表现为肌肉明显压榨样收缩,疼痛难忍,可持续数秒或数十秒,后逐渐缓解,可残留局部痛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夜间抽筋——包括在任何静态的情况下所发生的抽筋,如睡觉时或静坐时。最常见的就是老人、儿童的小腿肚和脚趾部位抽筋。

  中暑抽筋——常见于运动员,与脱水和体内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有关。

  疾病性抽筋——见于器质性疾病或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多由于先天性疾病或神经损伤,如癫痫、破伤风、产后痉病、小儿高热惊厥等,肌肉失去支配,过度兴奋导致。

  生活中最常见的抽筋包括运动抽筋和夜间抽筋,常见的抽筋危害不大,或者说不会导致二次伤害,只是会影响生活质量,但若在高空作业、游泳等期间抽筋,可就得当心了。

  抽筋的「幕后元凶」

  1.体弱疲劳:运动过度特别是无氧运动导致肌肉短时间内持续收缩,体内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夜间肌肉紧张的状态未得到改善,过多的酸性代谢产物堆积未能及时清理,可刺激小腿抽筋,老年体弱肌肉力量差机体代谢功能减退也是原因之一。

  2.寒冷刺激:寒冷是抽筋的最常见直接诱因,可直接刺激引起腿部肌肉强烈收缩和血管突然痉挛。

  3.低钙血症:在肌肉收缩过程中,钙离子起着重要作用。由于老年人钙质吸收能力减弱以及钙质流失明显,儿童及孕妇体内钙因机体消耗过多钙,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容易兴奋而痉挛。

  4.血管因素:往往是抽筋的内在原因,当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或存在血栓时,血液循环受阻不畅,局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生理机能发生紊乱,会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小腿肌麻木、疼痛甚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而代谢产物不能被及时带走,达到一定浓度时,也会刺激肌肉收缩,引起疼痛抽筋。

  5.出汗过多:运动时间长,无氧运动量大,出汗多,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如低钙、低钾、低镁,大量代谢废物堆积,内环境紊乱,也容易发生痉挛。

  6.局部压迫:如长时间仰卧,使被子压在脚面,或长时间俯卧,使脚面抵在床铺上,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长时间处于压迫状态,引起肌肉「被动挛缩」和血供不足。

  预防抽筋有「法宝」

  1.驱寒保暖:尤其是在睡眠时,睡前热水烫脚,每日对小腿肌肉进行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适当锻炼: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和运动,活动前注意热身,改善血供,增强肌肉收缩能力;

  3.适当补钙:多吃维生素D、钙片、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海带、豆腐;

  4.改善血供: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引起血管管腔直径变小的因素,减轻体重,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改善脂质代类的药物、改善动脉壁结构药物、维生素E等药物,同时需要积极防治可能加重腿部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下面介绍几个小腿抽筋时穴位按摩的方法。

  1、预备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左手掌心与右手背重叠,轻轻放在小腹部,双目平视微闭,呼吸调匀,全身放松,静坐1~2分钟。

  2、拿捏小腿后侧

  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对侧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力对合,从上到下反复拿捏患肢小腿后侧肌肉0.5~1分钟。

  功效:柔筋缓急、消肿止痛。

  3、按揉委中穴

  将健肢一侧的手中指指尖放在患肢的委中穴上,拇指放在髌骨上方,适当用力揉按0.5~1分钟。

  功效:活血消肿、通络止痛。

  4、按揉阳陵泉穴

  将大拇指指腹放在同侧患肢阳陵泉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腿肚处,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肝利胆、解痉止痛。

  5、按揉足三里穴

  将健肢一侧手食指与中指重叠,中指指尖放在患肢足三里穴上,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

  功效:补脾健胃、调和气血。

  6、按揉条口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肢一侧手中指指腹放在条口穴上,适当用力按揉0.5~1分钟。

  功效:疏通经络、缓痉止痛。

  7、掐承山穴

  用拇指指尖放在同侧承山穴上,适当用力掐压0.5~1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柔筋缓痉。

  8、合按昆仑穴、太溪穴

  将患肢平放在健肢膝上,用健侧拇指指腹和中指指腹分别按在太溪穴和昆仑穴上,两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

  功效:调和气血、消肿止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