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针刺针灸 > 中医辩证针灸--心悸

中医辩证针灸--心悸

2016-07-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心主血脉主神志,心神不宁是本病的基本机制。导致心神不宁虽有突受惊恐或劳倦过度等外部因素,但必有内因存在,其内因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心阳虚弱等有关。其病变常虚实兼夹,但以虚为主。

   心悸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证。本病多呈阵发性,也有呈持续性者。可伴胸闷胸痛,气短喘息,或头晕失眠等症。古籍中据临床表现及病因病机不同而分别命名为“惊悸”、“怔仲”。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心神经官能症及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律或心率失常。
 
  [病因病机】
 
  心主血脉主神志,心神不宁是本病的基本机制。导致心神不宁虽有突受惊恐或劳倦过度等外部因素,但必有内因存在,其内因常与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血瘀阻、水气凌心、心阳虚弱等有关。其病变常虚实兼夹,但以虚为主。
 
  1.心虚胆怯平素心虚胆怯之人,突受惊恐,如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惊神摇不能自主,渐至稍惊则心惊不已。
 
  2.心脾两虚久病体虚,失血过多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使气血化生不足。心血耗伤,渐至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3.阴虚火旺久病体虚,或房室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发为心悸.
 
  4.心血瘀阻一是由于心阳不振,血行不畅;二是由于痹证发展而来.风寒湿邪痹于血脉,内犯于心,则心脉痹阻、血行不畅.发为心悸。
 
  5.水气凌心素体虚弱,久病失调,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液,水气凌心,致心阳受阻,发为心悸。
 
  6.心阳虚弱大病久病之后,阳气衰弱,不能温养心脉,而发为心悸。
 
  【辨证治疗】
 
  1,心虚胆怯
 
  症状和体征心悸因惊恐而发,悸动不安,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少寐多梦,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证候分析惊则气乱,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心不藏神,则心中惕惕、悸动不安、少寐多梦。久病损伤心气,故气短自汗、神倦乏力。去脉均为心气不足之象。
 
  治法益气安神。以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心俞巨阙间使神门胆俞
 
  随证配穴善惊者,加大陵。自汗、气短甚者,加足三里、复溜。
 
  刺灸方法外用补法。
 
  方义心俞、巨阙俞募配穴,功在调补心气,定悸安神。胆俞可壮胆气而定志。间使、神门宁心安神。
 
  2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面色味白,头晕乏力,气短易汗,纳少胸闷.百淡红,苔薄白,脉弱。
 
  证候分析脾失运化之权,气血化源不足,故纳少胸闷、头晕乏力、气短易汗。心血不足,则心悸。神明先养,神不守舍,则失眠健忘。心其华在面,气血虚,放面色眈白、百淡红、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定悸安神。以足阳明胃经穴、背俞穴为主。
 
  处方心俞巨阙隔俞脾俞足三里
 
  随证配穴腹胀、便塘者,加上巨虚、天枢。
 
  刺灸方法外用补法。
 
  方义心俞、巨阔如前所述。血之会隔俞可补血养心。气血的生成,赖水谷精微所化,故取脾俞、足三里健中焦以助气血化生。
 
  3.阴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心悸不宁,思虑劳心尤甚,心中焕热,少寐多梦,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水不济火,以致心火内动,扰动心神,故心悸不宁、心中烦热、少寐多梦。思虑劳心,更耗伤心阴,放心悸加重。阴亏于下,虚火上扰,则头晕目眩、耳鸣口干、面颊烘热。舌红、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除火,养心安神。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穴为主。
 
  处方肾俞太溪阴郄神门
 
  随证配穴手足心热者,加劳宫、涌泉。
 
  刺灸方法外用平补平泻法;或肾俞、太溪、阴都用补法,劳宫用泻法。
 
  方义本证源于肾阴不足,水不济火,放取肾俞、大溪滋肾阴而上济心火,以治其本。阴郄、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针灸</a>--心悸"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7/20160715185340849.jpg" />
 
  4.心血瘀阻
 
  症状和体征心悸怔仲,胸闷心痛阵发,或面唇紫黯,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证候分析心主血脉,心脉瘀阻,。已失所养.故。已悸怔忡。血瘀气滞,心阳被遏,则胸闷。心络挛急,则心痛阵发。脉络瘀阻,故见面唇紫黯。百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均为瘀血蓄积、心阳阻遏之象。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以任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阳膀优经穴为主。
 
  处方内关膻中心俞气海隔俞血海
 
  随证配穴失眠健忘者,加神门。气短自开者,加复溜。
 
  刺灸方法外用平补平泻法,气海加灸。
 
  方义内关、膻中、心俞可强心定悸止痛。灸气海助阳益气,气推血行。血海、隔俞活血化瘀。
 
  5.水气凌心
 
  症状和体征心悸征忡不已,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诞,面浮足肿,不能平卧,目眩,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
 
  证候分析水为阴邪,赖阳气以化之,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邪内停,上凌于心,故见心悸怔件不已。饮阻于上,肺失清肃,加之肾不纳气,则见胸闷气喘、咳吐大量泡沫痰涎、不能平卧。饮阻于中,清阳不升,则见目眩。肾阳虚衰,气化不利,水液内停,则面浮足肿、尿少。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滑数疾,亦为水饮内停之象。
 
  治法振奋阳气,化气行水。以手少明心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关元肾俞内关神门阴陵泉
 
  随证配穴伴胸闷气喘甚而不能平卧者,加刺膻中。
 
  刺灸方法外用平补乎泻法。
 
  方义关元、肾俞壮肾阳以行水气。内关、神门宁心定悸。阴陵泉健脾以化水饮。
 
  6.心阳虚弱
 
  症状和体征心悸,动则为甚,胸闷气短,形寒肢冷,头晕,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
 
  证候分析心阳不振,心失温养,放心悸、动则为甚,且胸闷气短头晕。阳气不足,不能达于四肢,充养于肌肤,放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胖苔白,脉沉细迟或结代,均为心阳不足、鼓动无力之象。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以手少阻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穴为主。
 
  处方心俞厥阴俞内关神门关元
 
  随证配穴腹胀、便清者,加公孙、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针后加灸。
 
  方义心俞、厥阴俞相配可助心阳,益心气。内关、神门安神定悸。关无针后加灸,以振奋阳气。
 
  【其他疗法】
 
  1耳针心、神门、胸、肺、皮质下、肾。每次选2~3穴,常规消毒,毫针进针1分许,施捻传手法lmin,留针2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2.皮肤针取后颈、骰部、气管两侧、颌下部及内关、三阴交、膻中、人迎。中度刺激至局部出现红晕略有出血点为度。发作时可每日治疗2次。
 
  3.穴位注射心俞、内关。用地西洋注射液Zing加入5%葡萄糖4ml,分注2穴,每日1次。
 
  【医安举例】
 
  患者,女,43岁。因不完全流产施行刮宫手术,由于术中患者精神紧张,术后抬回病室,即感头晕,心慌,心前区痛。检查:心音呈胎音调,心律齐,心率184次/min。心界不扩大,无脉搏短细,血压16.0/10.5kPa,肺无步音。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遂针刺大陵、神门、膻中巨阙,不留针。针后3min,前述症状消失,心率恢复(84次/min),出院后观察《个多月末复发。(针灸学简编)
 
  【按语】
 
  (1)针灸治疗心悸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对疾病本身也有治疗作用。但在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倾向时,则应针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2)应注意调和清志,回避化思、恼怒、惊恐等刺激。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