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针刺针灸 > 中医辩证针灸--抑郁症

中医辩证针灸--抑郁症

2016-07-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忧郁伤神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而藏神,五志过极,皆可损耗心之气血,扰乱心神。由于忧虑太过,耗伤心气,心营亏虚,以致心神失养、神无所归。

   郁病是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以抑郁善忧、情绪不宁或易怒善哭为主症。本病临床甚为常见,以女性发病居多,并多有郁怒、多虚、悲哀、忧愁等情志所伤史。可兼有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不思饮食,失眠多梦等多种症状。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等。
 
  [病因病机]
 
  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情志失调,尤以怒、郁、思、悲为主因,可致气机失常,郁滞为患。终至五脏气机失和,以肝、脾、心的功能失调为主而发病。
 
  1.肝气郁结肝主流泄,喜条达而恶抑郁,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滞,气郁不畅,
 
  气滞血瘀,肝脾失和。肝气郁结不解,久可化火。
 
  2忧郁伤神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而藏神,五志过极,皆可损耗心之气血,扰乱心神。由于忧虑太过,耗伤心气,心营亏虚,以致心神失养、神无所归。
 
  3心脾两虚劳心过度,思虑伤脾,纳食减少,生化无源,则气血两亏、心脾两虚。
 
  4.阳虚火旺忧思恼怒日久,累及肝肾,使肝肾不足,营血暗耗,致阴虚火旺。
 
  【辩证治疗】
 
  1.肝气郁结
 
  症状和体征精神抑郁,胸胁作胀,或院痞,嗳气频作,善太息,或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肝气郁结,则精神抑郁、胸胁作胀、善太息。肝郁犯胃,胃失和降,故脘痞而嗳气频作。情志郁结,致冲任失调,发为月经不调。苔薄白、脉弦,为肝郁之象。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以足厥明肝经、足少阳肥经穴为主。
 
  处方期门太冲阳陵泉支沟内关足三里
 
  随证配穴月经不调者,加三阴交、台沟。
 
  刺灸方法外用泻法。
 
  方义期门为肝之募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两穴用泻法可疏肝理气。阳陵泉、支沟相配可调理少阳经气,止胸胁痛。内关可宽胞解郁。足三里能健脾和胃,平降胃气。
 
  2.气郁化火
 
  症状和体征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头痛目赤,日苦,嘈杂泛酸,便结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候分析肝气郁滞,气郁化火,火性炎上,则头痛目赤。肝火犯胃,胃肠积热,故口苦而嘈杂泛酸、便结尿黄。性情急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火有余之象。
 
  治法清肝泻火,解郁和胃。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处方期门行间阳陵泉内庭支沟
 
  随证配穴吐苦水者,加日月。呕恶、口苦者,加中脘、解溪。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期门为肝之募穴,泻之可疏肝理气。行间为肝经荥穴,可泻肝经之邪热。阳陵泉、支沟配用可疏肝解郁,通络止痛。内庭为胃经荥穴,能清胃降火。
 
  3.忧郁伤神
 
  症状和体征神志恍格不安,心胸烦闷,多梦易醒,悲忧善哭,舌尖红,首薄白,脉弦细。
 
  证候分析忧郁不解,心气暗耗,营血内伤,故见神志恍炼、心神不宁。心神不安,则见多梦易醒、悲忧善哭。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为气郁血虚之象。
 
  治法养心安神。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处方神门通里足三里内关三阴交膻中心俞
 
  随证配穴善惊易恐者,加胆俞、肝俞。
 
  刺灸方法外用平补平泻法。
 
  方义神门、通里、内关分属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与心包募膻中和心俞相伍,可调补心气,安心神。足三里、三阴交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内关、膻中兼行气开郁之功。
 
抑郁症</a>" width="400" height="298"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7/20160715184526983.jpg" />
 
  4心脾两虚
 
  症状和体征善思多虑不解,胸闷心悸,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神疲倦怠,易汗,纳谷不香,舌淡,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劳心思虑,心脾两虚,心失所养,故见善思多虚、心悸失眠及健忘等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不健运,故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不足,故见面色萎黄、头晕神疲、易汗等症。舌淡、脉细为心脾两虚之象,脉弦为肝郁之征。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以手少明心经、足大阴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
 
  处方神门心俞脾俞三阴交足三里中脘章门
 
  随证配穴兼郁闷不舒者,加内关、太冲。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心俞、脾俞、足三里。
 
  方义神门、心俞益心气而宁心神。三阴交、足三里分属脾胃两经,更合胃募中院、脾募章门及背俞脾俞,共达补益后天之气而益心神之功。
 
  5.阳虚火旺
 
  症状和体征病久虚烦少寐,烦躁易怒,心悸头晕,颧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见盗汗,舌红,苦薄,脉弦细或细数。
 
  征候分析肝肾之明不足,虚阳上扰,故见烦躁易怒、头晕。阴血亏耗,心神失养,则心悸少寐。阴虚内热,则颤红、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脉弦细而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滋阴清热,宁心安神。以足太阳牌经、足少阻肾经穴和背前穴为主。
 
  处方三阴交大溪太冲神门心俞肾俞
 
  随证配穴烦躁易怒者,加四神聪、阳陵泉。
 
  刺灸方法针用补泻兼施法。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补之可滋阴安神。补太溪以滋肾阴,泻太冲以清虚火。神门及心俞、肾俞可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其他疗法】
 
  1.耳针神门、交感、内分泌、心、肾等穴。每次选2~3穴,局部消毒,用毫针刺,留针15~20min,每日1次,弱刺激或中等刺激。适用于心脾两虚及忧郁伤神的郁证。
 
  2电针足三里、内关、太冲、三阴交。每次对称取穴2~4个,用毫针刺入,得气后通上电极,使电刺激量缓慢增大至患者可耐受的程度,通电10~20min,每日治疗1次。
 
  3.穴位注射风池、心俞、内关。用丹参注射液注射双侧心俞、内关及单侧风池,每次每穴0.3~05ml,如失眠重则睡前注射,每日1次。
 
  4.穴位埋线肝俞、心俞、脾俞、足三里。在局麻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约1cm,分离肌层,埋入消毒肠线,并与切口成一定角度。冲洗消毒后,缝合1针,切口上敷盖无菌纱布后固定。7日后拆线。注意操作时勿损伤较大血管和神经组织,遇有较明显出血时,则结扎血管,或用止血钳夹持1~3min即可止血。6周内禁用抗炎止痛药。
 
  【医案举例】
 
  刘X,女,19岁,1980年9月初诊。生气后骤然默默不语,夜不久寐《个月。曾在某专科医院服用了镇静剂,症状好转。诊时头晕发呆,答问迟钝,表情差,纳少,入寐恶梦,腿疼无力,足跟亦疼。苔白腻,脉缓少力。辨证:厥阴之脉失调,肝气内郁,郁痰内阻,干扰心神。治法:益阴镇摄。处方:合谷、太冲、后溪、申脉、神门、昆仑、百会。治疗经过:治疗数次无明显进步,两腿依然无力,且小腿浮肿,因思路脉病候有:“阳气盛则瞑目,阴气盛则瞑目”。目睁不能安静入睡,乃阳德之病,遂用八脉交会穴之后溪、申脉一组相配,辅以太冲、神门、三阴交等穴,并嘱所服之药减量。治疗2次,腿肿消退,精神好转。至1981年3月底,先后共计40余次,夜寐安静,谈笑自若,亦少作梦。醒后仍可入睡,并能午睡,完全停药已4月余,乃予停针。
 
  (当代中国针灸临证精要)
 
  【按语】
 
  (1)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良好。
 
  (2)嘱患者调清志,保持心情舒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