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闭经
摘要:经闭多由禀赋薄弱,肾气未充,或多产堕胎,耗伤精血;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血海空虚,而产生经闭。七情内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盛,阻于冲任;或饮冷受寒,血为寒凝,冲任阻滞不通,胞脉闭阻而致闭经。
经闭(amenorrhea),俗称闭经。凡地处温带,年过18岁而
月经尚未来潮者称为原发性闭经。凡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三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至于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以及绝经期的闭经都属生理现象。另一种分类法是根据闭经的原因,按部位分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的闭经、下丘脑-垂体性闭经、肾上腺皮质功能失调性闭经、甲状腺功能失调性闭经、子宫性闭经、卵巢功能失调性闭经以及使用避孕药后所致的闭经。
西医学认为正常的月经有赖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等功能的协调,其中任何环节发生病变,即可导致闭经。其他内分泌腺体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障碍,或某些精神因素、环境改变、寒冷、消耗性疾病、刮宫过深、放射线治疗等也能引起闭经。
【病因病机】
经闭多由禀赋薄弱,肾气未充,或多产堕胎,耗伤精血;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血海空虚,而产生经闭。七情内伤,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脾失健运,
痰湿内盛,阻于冲任;或饮冷受寒,血为寒凝,冲任阻滞不通,胞脉闭阻而致闭经。基本病理分为虚、实两类,实者主要有瘀滞与寒凝,虚者主要有血虚与肾虚。病位主要在肝,与脾、肾有关。
【辨证】
主症年过18岁而月经尚未来潮,或以往有过正常月经,现停止月经在三个周期以上。
兼见月经超龄未至,或先经期错后,经量逐渐减少,终至经闭,属血枯经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弦细者,为肝肾不足;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食欲不振,舌淡苔薄白,脉沉缓者,为气血亏虚。
针灸</a></a>治疗闭经" width="400" height="268"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7/20160712010232768.jpg" />
兼见已往月经正常,骤然经闭不行,伴有腹胀痛等实象,属血滞经闭。情志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小腹胀痛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者为气滞血瘀;
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白带量多,苔腻,脉滑者为痰湿阻滞;经闭,小腹冷痛,形寒肢冷,喜温暖,苔白,脉沉迟者为寒凝。
【治疗】
1.基本治疗
(1)血枯经闭
治法养血调经。以任脉、足阴明经穴为主。
主穴关元足三里归来
配穴气血不足者,加气海、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潮热盗汗者,加太溪;心悸者,加内关;纳呆者,加中脘。
操作毫针补法,可施灸。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补下焦真元而化生精血。足三里、归来为胃经穴,健脾胃而化生气血。血海充盈,月事自能按时而下。
(2)血滞经闭
治法活血调经。以任脉、足太阴经、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中极三阴交归来
配穴气滞血瘀者,加合谷、血海、太冲;痰湿阻滞者,加阴陵泉、丰隆;寒凝者,加命门、腰阳关;胸胁胀满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湿凝滞者可施灸法。
方义中极为任脉穴,能通调冲任,疏通下焦。三阴交、归来,通胞脉而调和气血。气调血行,冲任调达,经闭可通。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选内分泌、内生殖器、肝、肾、皮质下、神门。毫针用中等刺激,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皮肤针法选腰骶部相应背俞穴及夹脊穴、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带脉等。用皮肤针从上而下,用轻刺激或中等刺激,循经每隔1厘米叩打一处,反复叩刺3遍。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3)穴位注射法选肝俞、脾俞、肾俞、气海、石门、关元、归来、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2~3穴,用黄芪、当归、红花等注射液,或用胎盘组织液、维生素B12等,每穴每次注入药液1~2毫升,隔日1次。
【按语】
1.本病有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所致,又有生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或先天
发育不全所致之分,针灸效果各不一样。因此,必须进行认真检查,以明确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尤其要注意早期妊娠的鉴别。
2.应注意情绪调节,保持乐观豁达心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劳逸结合及生活起居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