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每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达30万,并以年均4%增幅不断攀升。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已经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研究显示,80%左右的大肠癌是由息肉恶变而来。因此,预防结直肠癌,要从预防肠息肉开始。
肠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一个至数百个不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大肠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左右,有癌变的可能。
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但是,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大肠息肉,确诊大肠息肉主要靠一系列的检查。直肠指诊可以触及中低位直肠的息肉。大肠息肉在钡剂灌肠下,表现为肠道黏膜的局限性充盈缺损。纤维肠镜可以观察整个大肠黏膜,能够发现和确诊息肉。因此,肠镜为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在内镜下,从形状上大致可以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常常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的、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往往提示息肉恶变。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约为1%,大于2厘米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厘米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做出初步判断。当然,将息肉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才可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这个“金标准”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很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2.直径小于2厘米无蒂息肉和腺瘤;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
大肠息肉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肠镜检查:1.40岁以上;2.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3.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