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文化 > 中医经典 > 为何“医圣”桂冠加于仲景

为何“医圣”桂冠加于仲景

2015-09-0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当代中医学界普遍尊称东汉名医张仲景为“医圣”,那么,“医圣”桂冠加于仲景,究竟始于何时呢?

  宋以前之仲景

  清代名医陆以湉在《冷庐医话》中对范晔在《后汉书》中未为张仲景立传而提出了批评:“张仲景,医中之圣也;华元化,医中之仙也。二人同时,范氏只为元华作传,乌得称良史乎?”由《后汉书》无“张仲景传”而有“华佗传”这一事实我们可以推测:仲景在东汉末年的名声、地位和影响应当远远不及华佗,若仲景与华佗难分轩轾,那么,秉笔直书的史学家范晔是不可能不为二人同时立传的。

  魏晋时期,“圣人”这一尊称已非常普遍,各行各业几乎都有各自的圣人。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辨问》中将严子卿、马绥明等善围棋者称为“棋圣”,将皇象、胡昭等善书法者称为“书圣”,将卫协、张墨等善图画者称为“画圣”,甚至张衡、马钧等善制木器者,也被尊称为“木圣”。

  推而广之,葛洪认为,“班输、倕狄,机械之圣也;跗、扁、和、缓,治疾之圣也”。十分明确地将俞跗、扁鹊、医和、医缓等古医家尊为“治疾之圣”,而华佗、仲景则尚难跻身“圣人”之列。

  距仲景年代不远的西晋太医令王叔和颇谙当时世情,他说:“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脉经序》)。与王叔和同一时代的皇甫谧也深得个中趣味,他说:“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针灸甲乙经序》),“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晋书?皇甫谧传》)可见当时,世人已逐渐认识到了仲景的价值,并将其与华佗并列。

  南北朝以至隋唐、五代,《伤寒杂病论》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所记载的理法方药,亦并不处于特别地位。比如,“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习业》中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此处之“经方”,是指常用之经验方,包括上古相传的一切经长期医疗实践验证有效的方剂。

  南北朝时期的陈延之将纂集此类方剂的著作命名为《经方小品》,并说:“以备居家野间无师术处,临急便可即用也。僮幼始学治病者,亦宜先习此小品,则为开悟有渐,然后可看大品。”这段话可视为“经方为经验方”的最好例证。

  宋代以前,多数医家将历代流传的经验方都称为“经方”,也并未将仲景之方突出出来,凌驾于他方之上,而是张仲景著作与其他医家著作相提并论。比如,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提到的“诸论伤寒八家”,实际达十六家之多,张仲景只是与华佗、王叔和、葛洪、陈延之、巢元方、崔知悌、张文仲、陈廪丘、范东阳、宋侠、孙思邈、姚僧垣、初虞世等平起平坐的诸家之一。他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孙思邈《千金要方》等书,也都将《伤寒论》方与世传治伤寒方杂揉在一起。由此可见,当时,仲景《伤寒论》还没有在伤寒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当然,亦有尊仲景著作为“经”者。如《诸病源候论》引《小品方》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这是最早将仲景书称为“经”者。陶弘景将仲景之方作为“经验方”,并指出“唯张仲景一部,最为众方之祖”(《神农本草经集注序》),但这毕竟是极少数。甚至成书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还说:“为儒必读五经三史、诸子百家,方称学者。医者之经,《素问》《灵枢》是也;史书,即诸家本草是也;诸子,《难经》《甲乙》《太素》《中藏》是也;百家,《鬼遗》《龙树》《金镞刺要》《铜人》《明堂》《幼幼新书》《产科保庆》等是也。”可见,在陈无择心中,仲景之书,既非经书,也非史书,更非诸子,连百家都算不上。

  宋以后之“医圣”

  至宋代治平二年(1065年),林亿、高保衡等校勘《伤寒论》之后,《伤寒论》才逐渐彰显出它在医学中的作用,自此,仲景受到特殊的重视与尊崇,逐渐被奉为“医圣”,其书被尊为“医经”,其方也逐渐被称为“经方”。

  宋大观元年(1107年),朱肱在《类证活人书序》中说:“伤寒诸家方论不一,独伊尹、仲景之书犹六经也。其余诸子百家,时有一得,要之不可为法。”宋绍兴二年(1132年),许叔微把仲景的著作与孔子六经相比,说:“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而不知有孔子六经也。”当时医家对仲景之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北宋政府校勘刊行《伤寒论》,但该书真正得到广泛流传,并成为中医学术的显学,却是借助于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从此,医家们纷纷研究《伤寒论》的风气才开始真正形成,而仲景“医圣”之雅称,也逐渐确定了下来。

  比如,金皇统四年(1144年),严器之在《注解伤寒论序》中称仲景为“后圣”:“夫前圣有作,后必有继而述之者,则其教乃得著于世矣。医之道源自炎黄,以至神之妙,始兴经方。继而伊尹以元圣之才,撰成《汤液》……后汉张仲景,又广《汤液》为《伤寒卒病论》十数卷,然后医方大备。兹先圣后圣,若合符节……昔人以仲景方一部为众方之祖,盖能继述先圣之所作也。”

  又如,金正隆元年(1156年),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序》中赞仲景为“大圣”:“自古诸方,历岁浸远,难可考评,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

  再如,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尊仲景为“亚圣”:“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

  此外,南宋咸淳七年(1237年),陈自明在《管见大全良方?治伤寒》中誉仲景为“圣人”:“伤寒治法,始于仲景太守之书。元符间,庞安常作《伤寒总病论》。政和间,朱奉议肱编而为《活人书》,详观方论意义,纤悉具载,可谓尽善尽美,皆本于仲景之书及诸家之善真,千古不朽之良法……今有李氏子立作《伤寒十劝》,虽未能尽圣人之万一,其中多有可取。”

  1246年,王好古在《汤液本草序》中说:“文潞公《药准》云:惟仲景为群方之祖也。晋唐宋以来,得医之名者,如王叔和、葛洪、孙思邈、范汪、胡洽、朱奉议、王朝奉、钱仲阳、成无己、陈无择辈,其议论方,定增减变易,千状万态,无有一毫不出于仲景者。”元至大元年(1292年),王好古又在《此事难知序》中说:“余读医书几十载矣,所仰慕者,仲景一书为尤焉。”元大德元年(1297年),其又于《医垒元戎》中说:“折中《汤液》万世不易之法,当以仲景为祖。”对仲景可谓推崇备至。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说:“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或曰……《要略》之方果足用乎……予曰:天地气化无穷,人身之病亦变化无穷。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谓无穷之应用,借令略有加减修合,终难逾越矩度。”

  至此,虽然仲景已经被颂为“后圣”“大圣”“亚圣”“圣人”,但尚未明确被称为“医圣”。

  就笔者手眼所及,最早将“医圣”头衔冠以仲景者,当首见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引》:“仲景者,姓张氏,名机,仲景其字也,南阳人……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其文辞简古奥雅,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人以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