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入诗、联、词、信、曲等,都是直接将药名嵌入,而药名谜则不同,它是以会意去猜。药谜巧隐巧藏、别具一格,有出神入化之感。
药谜起源于三国时。曹操远征归来,患了头风病,部下向他推荐华佗。华佗来后,曹为试其才,写了一首猜中药名的谜语诗,诗云:“胸中荷花兮,西湖秋英;晴空夜明兮,初入其境;长生不老兮,永世康宁;老娘获利兮,警惕家人;三十除五兮,函悉母病;芒种降雪兮,军营难混;接骨妙医兮,老实忠诚;黑发未白兮,大鹏凌空。”此诗言辞风雅,壮然隽永。华佗看后,提笔写下了“穿心莲、杭白菊、满天星(天胡荽)、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草、防己、商陆、当归、麦冬、苦参、续断、厚朴、首乌、远志”十六味中药。曹见其确有才华,留下作为御医。
无独有偶,有一位中药铺的掌柜出了一谜语:“五月将尽六月初,二八佳人把窗糊,丈夫外出三年整,捎封书信半字无。”猜四味中药名称。他的徒弟琢磨了好几天,总算猜了出来,是“半夏、防风、当归、白芷”四味中药。真是意味深长,妙趣横生。
“望梅止渴”说杨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还晕倒在路边。曹操看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片刻后,只见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口里顿时感到酸溜溜的,仿佛梅子已经吃到嘴里,于是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于是便有了成语“望梅止渴”。
望梅的“梅”指杨梅,又称龙睛、珠红、花旦果。春天开花,夏至结实。熟透了的杨梅,色泽鲜艳,红的如火,白的似玉,咬上一口,甜同酸泉,回味悠长。
杨梅滋味甜酸适口,老幼爱食。其果肉含糖分,性平味甘,有生津止渴、解暑止呕、消食开胃和清肺润喉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杨梅“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溃恶气”。初秋时节,若人们常感津少口渴,食积腹胀,可以试试杨梅泡酒。
杨梅含有的维生素C高于绝大多数果品,可以增强人体细胞的中间质,成为癌细胞增生的一道障碍;杨梅中的纤维素,能剌激肠道蠕动;杨梅果核中还含丰富的抗癌物质,经常吃点杨梅及其制品,有抗癌保健作用。杨梅果仁中所含的氰氨类物质也有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杨梅是一种核果,它的外皮已变成可食的肉质部分,由于暴露于外界,不免沾染尘埃和细菌,食用前必须进行消毒。可将洗净后的杨梅放在盐水里漂一下,不但能消毒,还可减少酸味。也有人喜欢将杨梅蘸了盐来吃,认为别有风味。李白曾有诗句:“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