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味相同,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各异
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看,并不尽然。桂枝加桂汤与桂枝汤其组成完全相同,只是前方桂枝增加二两,主治奔豚气;后方则主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组成也相同,但倍用芍药,则主治少阴腹满时痛证。半夏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只是二方甘草量异,前方主治浊涎阻中而呕逆者;后方主治因误下、胃气虚而痞硬证。
另有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桂枝附子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抵当丸与抵当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等方,均因其中药量改变而方名主治变异。
处方药量,根据辨证施治要求制定
仲景处方,药量一般不轻易改变,以某方加减的变方,其与原方相同的药味量大都不变,如以桂枝汤加减而成的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和桂枝去芍药汤等。但也有同味药在不同方中药量悬殊较大者,重则上斤,轻则只用几铢。如白虎加人参汤中石膏均用一斤,而麻黄升麻汤中石膏只用六铢。
仲景处方,细辛用量一般二至三两,并非“细辛不过钱”;旋复代赭汤中代赭石不过一两,而旋复花用至三两,也并非“药物质重者量宜大,质轻者量宜轻”。仲景确定剂量,全凭辨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苓散的利尿作用,若按《伤寒论》原方配伍,其利尿效果最佳;若各药等量,则利尿效果明显减弱;若颠倒药量,其利尿效果更差。
组成配伍,因药量变化君臣佐使改变
仲景方中虽然其药量的单位不统一,如有斤、两、分、铢、升、斗、方寸匕、钱匕、个、枚、尺、合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仍以用药习惯和经验力求准确定量。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均由大黄、枳实、厚朴组成,但后方厚朴增加六两,枳实增加二枚,大黄量不变。前方以大黄为君药,主治阳明俯实证;后方以厚朴为君药,主治气滞腹部胀满便秘。
总之,仲景处方重视药量的变化,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灵活增减处方用量。所处之方,大都以相对不变之药量药味明其方制,君臣佐使分明,定其方用药则效,逆其量者则易其方名,功效主治改变。或曰:“医不传之秘在乎量”,信然。
得到神仙指点
汉代名医张仲景除了精通医术外,对饮食养生也颇有研究。张仲景认为药与食物是同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传说张仲景在少年的时候,一天在路上行走,看到一位老人躺在路旁奄奄一息,于是就把老人接到家里尽心调养,使老人很快恢复了健康,老人十分感激,连连道谢。后来张仲景家乡遭了灾荒,加上伤寒流行,粮食歉收。更不幸的是她的母亲又患了病,张仲景非常着急。一天张仲景在外面寻医问药,在路边一棵大树下休息,蒙陇间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向自己招手,睁开眼睛看时,却又不见了。张仲景觉得奇怪,向老人所在地方走去,看见一株植物,茎细长,叶如心形略长,叶腋间有绿色小花。张仲景正出神地看着,忽见一位老人站在眼前对张仲景说“久违了,还能认识我吗”张仲景抬头一看,急忙行礼说“原来是老伯父”。老人接着说“这里有一种植物,名叫薯蓣,既可作食物充饥,又可治虚劳诸不足,消渴
肌瘦,让你母亲长期服用,病就会好转的。”老人指着地上生长的植物,拉张仲景近前查看。等张仲景抬头望时,老人已经不见了,张仲景这才知道是神仙指点,向天上拜了三拜,挖了薯蓣,带回家煮食,母亲逐渐痊愈并恢复了健康。之后张仲景经过努力,博采众方,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被后人称为医圣。他所编写的举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明确提出了“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其中薯蓣是主要成分。后世的六味地黄丸便是在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宗时,因避讳代宗之名“预”,将兽蓣改名薯药,到了宋代宋英宗名曙”,曙与薯谐音,为了避讳,将薯药改为山药,山药由此而得名。两五配四加新鲜
张仲景的饮食养生观认为要达到饮食疗养的目的,应该做到“两五配四加新鲜”。意思是饮食中的主食应该五谷相兼,精细搭配,而副食中菜肴的性味与烹制的昧道要五味合适;对所用饮食要与四季气候特点相结合,饮食原料要讲究时令新鲜。
春季,主食选用甘凉性的小麦加工成各种面食,再配用一些米粥;副食选用辛甘之品,如葱、韭菜、胡萝卜、白菜、鸡肉、猪肉等。因春天气候温和,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新陈代谢旺盛,用辛甘食品以助阳气,可利于代谢。配用甘凉的主食,可防阳气太盛。
夏季,主食用甘寒性味的小米,配用面食、稀粥并加些绿豆;副食主选甘酸清润之品,如青菜、西红柿、冬瓜、丝瓜之类,以及鸭肉等。夏天热,阳气盛,选用性味寒凉、甘酸、清涧的食品,可清热祛暑。切忌过量食用辛辣的食物,以免损伤阳气。
秋季,主食、副食均用甘润的食物,主食以大米、糯米等谷物为主,并配以面食、白薯等。粥中常放些芝麻、核桃仁。副食除各种蔬菜外,还要多吃各种水果。秋季气候爆凉,多吃甘涧的食物可生津润燥,但烹调味道则以清淡为主。
冬季,主食宜用甘温性味的食物,如玉米、高粱米面食。粥中放些芸豆、赤小豆。副食应具有潜阳、理气功效的蔬菜,如大白菜、胡萝卜、豆芽菜、木耳等,肉类可选用甘温助阳的,如羊肉、鸡肉等。可以温补阳气,又避免化火而阴阳失调。烹制的食品,应五味相配,味道略重些,不宜多食或偏食。
古人总结的饮食宜忌
我国古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生活,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的饮食宣忌原则。比如,身体虚弱的人不宜吃白萝卜,空腹、失眠和较瘦的人不适合喝茶,怀孕了不可多吃姜;咳嗽、吐血、喉干、口臭、流鼻血的人不适合吃胡椒;孕妇不宜吃麦芽、意仁:肠胃不好的人不适合吃西瓜;产后腹痛、闭经、便秘者忌食桃;有胃溃疡者不宜食香蕉。
另外,食品搭配应合理,否则会疾病缠身。譬如,蜂蜜和葱、蒜、豆花、鲜鱼、酒一起吃会腹泻中毒,甚至死亡;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腹痛腹泻,羊肉和豆酱一起吃会旧病复发;猪肉和田螺不可一起吃,会使人掉头发,酒后饮茶会伤肾。
还要注意,有些食物是不能多吃的。如葱多食令人神昏;醋多食会伤筋骨损牙齿,木瓜多吃会损伤筋骨,使腰部和膝盖没有力气;乌梅多吃会损牙齿、伤筋骨,生枣多吃令人热渴气胀;李子多吃会使人虚弱:酒喝太多会伤肠胃、麻醉神经,影响神智和寿命;盐吃太多,伤肺多咳,令人皮肤发黑,糖吃过多,使人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菱角吃得太多伤人肺腑,损阳气。
总而言之,我国古人的饮食养生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再根据个人的寒热体质按春夏秋冬四季选择不同的食材,维持体内阴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降压。用于高血压。
健客价: ¥30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健客价: ¥16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健客价: ¥13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健客价: ¥12.8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健客价: ¥15益气健脾,和胃。用于脾虚气滞,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健客价: ¥18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22散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邪闭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沉重、屈伸不利、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健客价: ¥17.5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所致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健客价: ¥28.5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
健客价: ¥28健脾和胃,消积增食。用于小儿乳食内滞所致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大便失调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28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
健客价: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