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药常知识常常融合在文学作品中,从风显示出中医药学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西游记》和《水浒传》为例来介绍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医药典故。
一、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在书中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种种磨难,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性格鲜明,栩栩如生。书中有多处涉及中医中药,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医不仅仅是用来治病的,它已深深地根置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西游记》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有一段孙悟空诊脉的故事。孙行者为朱紫国王治病,说道:“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他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我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孙行者谈到了望闻问切、阴阳表里、虚实沉浮是诊断的精要,只有这样,才能对症施治。
书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孙悟空给朱紫国王悬丝诊脉,书中描述:行者将三条金线与宦官,吩咐将线的一头系在国王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一头理出窗外。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一一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这一大段描写,精彩地把中医学切脉之精要、症状、主何脏腑疾病说得在情在理。在行者给国王制药用大黄和巴豆时,沙和尚道:“大黄味苦,性寒无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夺诸郁而无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名之曰将军。此行药耳,但恐久病虚弱,不可用此。”行者回沙和尚道:“贤弟不知,此药利痰顺气,荡肚中凝滞之寒热。”
猪八戒对巴豆也有妙说:“巴豆味辛,性热,有毒,削坚积,荡涤腑之沉寒,通闭塞,利水谷之道路,乃斩关夺门之将,不可轻用。”行者的回答是:“贤弟,你也不知,此药破结宣肠,能理心膨水胀。”同是巴豆和大黄的药用功效,孙行者却能看到猪八戒和沙和尚意识不到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治好了朱紫国王的病。
二、水浒传
《水浒传》第十五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吴用、晁盖等人将蒙汗药放入白胜的酒桶中。在黄泥岗上,又热又渴的押送生辰纲的官兵们实在是抵不住酒香的诱惑,就连小心谨慎的青面兽杨志也喝了半瓢,当看见他的小喽罗们一个个头重脚轻,呼呼大睡,杨志只得心中暗暗叫苦,可惜他的药力已经发作,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北京大名府梁中书送给他老丈人蔡太师价值十万贯的寿礼成了梁山好汉们的囊中之物,兵不血刃地结束战斗,开庆功宴去了。
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中,武松因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发配孟州充军,来到十字坡的一家酒馆打尖儿,老板娘正是母夜叉孙二娘。武松对这家酒店早有耳闻,知道这是一家黑店,于是格外谨慎,还故意找茬,戏弄孙二娘,气得这孙二娘也顾不得她家相公的千叮咛万嘱咐,一生气,在酒中下了药,一壶酒上来,两个衙役乖乖倒下,不省人事,幸亏武松机灵,乘孙二娘不注意,把酒泼了,要不然,这三人早已成为十字坡上过往行人盘中的人肉包子了。那么,到底是什么那么厉害,让这些身怀武艺的人那么快地昏迷不醒呢?当然《水浒传》中说得很清楚,就是蒙汗药。这个药,也和中医学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