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做好预防红眼病 红眼病的中医疗法
一旦患有“红眼病”,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药。抗生素对细菌结膜效果极好,对病毒性结膜炎虽无疗效,但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什么是病毒性结膜炎的问题一直让很多结膜炎患者都很困扰,因为当他们去医院就诊时医生告诉他们患的是病毒性结膜炎时,他们都表示很不理解,其实病毒性结膜炎常见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和腺病毒性角结膜炎。
得了红眼病多久能好?这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指出,儿童红眼病一般20天左右才逐渐痊愈。患了红眼病以后要积极治疗,等症状消失后仍要继续治疗1周,以防复发。
一旦患有“红眼病”,要尽快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药。抗生素对细菌结膜效果极好,对病毒性结膜炎虽无疗效,但有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不论眼药水还是眼药膏均应专人专用,以免交叉感染。
有人认为看一眼红眼病病人,就会得红眼病,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只有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才会被传染。尤其是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细菌容易生长繁殖,非常容易造成红眼病大流行。
“红眼病”分泌物多,眼部温度又较高。此时若涂眼药膏,会使本来温度就高的结膜囊内的温度更高,这有利于细菌或病毒生长繁殖,而不利于渗出物的排出,结果使病情加重,达不到治疗目的。
红眼病发病急,一般在感染细菌1~2天内开始发病,且多数为双眼发病。传染性强,本病由于治愈后免疫力低,因此可重复感染(如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从几个月的婴儿至八九十岁的老人都可能发病。
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易在学校、工厂、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爆发流行。
对于眼红患者,如有头部外伤史、搏动性眼球突出、耳鸣(和眼球搏动的节律一致)、球结膜水肿充血、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有符合任何一项的就应该考虑为非结膜炎所致。
红眼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法定传染病,该病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虽然预后良好,对视力无损害,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腰骶脊髓神经根炎,严重者下肢运动麻痹或面瘫。
由于患急性结膜炎时眼部分泌物较多,所以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治疗。细心地护理眼部经常保持清洁很重要,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再滴入眼药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
红眼病属风热邪毒或兼胃肠积热侵犯肝经,上攻于目所致。饮酒(包括各种烈酒、黄酒、果子酒、米酒、啤酒等)可助邪热毒气,犹如煽风点火;同时饮酒还能损及肝阴,使肝经空虚,风热邪毒更易侵袭,以致本病病程延长。
红眼主要指眼部结膜充血。结膜充血有三种情况:结膜充血、睫状充血和混合充血。结膜充血为浅层充血,由浅在性病变引起。睫状充血为深层充血,由角膜、虹膜、睫状体等发炎或受刺激而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