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角膜病 > 角膜病已经成为第二大致盲眼病

角膜病已经成为第二大致盲眼病

2014-09-09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角膜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每年新发的感染性角膜病致盲患者约10万。我国的角膜病防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角膜供体的严重匮乏也使大多数患者复明的愿望成为泡影。

  导读:角膜病是最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每年新发的感染性角膜病致盲患者约10万。我国的角膜病防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角膜供体的严重匮乏也使大多数患者复明的愿望成为泡影。

  危害第二大致盲眼病

  中国角膜盲患者约有300万。角膜疾病是继白内障之后的第二大致盲眼病,也是眼球摘除的第一致病因素。更为严峻的是,我国的角膜病防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基层医生缺乏足够的角膜专业知识,药物的误用滥用使患者得不到早期规范诊治,角膜供体来源严重匮乏,从而使角膜盲患者重见光明的愿望成为泡影。

  感染角膜盲常见原因

  85%的角膜盲缘自感染性角膜病。每年新发的感染性角膜病致盲患者约10万,其中青壮年患者占85%。调查结果显示,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数量占眼科住院患者总人数的第二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感染性角膜病在发展中国家已占致盲性眼病的第二位,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

  除了感染性角膜病,还有诸多发病机理不清、临床疗效不确切、治疗方法受限的角膜疾病,如免疫性角膜病、角膜营养不良及变性、角膜化学伤热烧伤后的干细胞缺乏、眼表重建等。

  对策多中心感染性角膜病流行病的调查

  目前多数角膜病的诊断仍主要依靠病史采集症状体征等经验性诊断,实验室检查的效率及阳性率仍总体偏低,这也是非角膜病专业的医师容易误诊和贻误治疗的重要原因。随着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免疫学和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需要发展新的、更快速、更准确的现代诊断技术,如基因探针诊断等,帮助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

  2009年7月,中国工程院确立了“中国感染性角膜病的社会危害和干预策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开展全国多中心感染性角膜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这是中国大陆首次组织的全国多中心感染性角膜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社会危害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为国务院提供干预策略的咨询报告,为政府卫生行政决策提供证据,对我国感染性角膜病的防治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