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度
近视不就是镜片厚点?颜值低点?不不不,高度近视的痛远不止这些!目前,仍有人近视度数不低,护眼意识不高,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要知道,高度近视者就像在玩多米诺骨牌,各种并发症太容易接踵而来。
专家曾做过一个比喻:如果,正常人的眼球是圆圆的乒乓球,那么高度近视者的眼球就像扁扁的鸡蛋。因为,近视度数增加约300度,眼轴变长1mm(此处非线性增长,仅供理解),正常人的眼轴为24mm,而高度近视眼轴通常在26mm以上。
别以为眼轴变长没什么关系,它的后果很可怕:
眼轴增长的过程就像“吹气球”,这个气球皮就是眼球的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脆弱的视网膜会因为眼球增大而持续变薄,因此高度近视的视网膜更薄,更易发生
飞蚊症、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或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等并发症。
这里截图几位高度近视者的遭遇,希望青少年引以为戒,也提醒同为高度近视的朋友一定注意用眼。(答应我,为了自己的眼睛也要看到最后)
20岁少女,近视800度:
高度近视更爱招“蚊子”,也就是飞蚊症,医学上称玻璃体混浊,表现为人看东西时眼前有黑影飘动,就像蚊子飞舞一样,主要是玻璃体液化引起的。
不仅如此,有飞蚊症的近视患者,需要定期检查眼底,关注视网膜健康情况。
25岁男子,近视1200度:
视网膜裂孔易引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主要表现为突然视物模糊、变形、有黑影遮挡,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视网膜一旦脱离,不管刮风下雨,要尽早手术,72小时是黄金治疗时间。
24岁程序员,近视1200度:
黄斑变性是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中老年人发病更为常见,但,高度近视也会引发黄斑区视网膜组织变性萎缩,发生囊样变性。
25岁毕业生,近视1000度以上:
感恩这位朋友苦口婆心的劝解,但一定要强调,高度近视者不用过度紧张,因个体差异较大,有的人一千度,视网膜也没有变性。但是,战略上可以藐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对于高度近视者而言,拯救眼睛的方法就在自己手中。这4点要务必牢记!
一、预防近视加深
与普通近视成年后几乎不再加深不同,高度近视的度数增长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因此,高度近视者需要积极预防度数持续加深。
如近距离用眼要适度,避免眼睛过于疲劳;阅读、工作姿势要正确;保证每天白天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等。
另外,有高度近视家族史、学龄前即出现近视,或近视速度增长过快的近视眼,发生高度近视的风险相对较高,应特别注意预防。
二、重视眼睛“年检”
高度近视的并发症并不一定都有症状,如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等,有症状时可能已经发生了视网膜脱离。
通过定期的眼检查就能早期发现这些“小问题”,以简单的方法来治疗,阻止“大问题”发生。
高度近视者包括已经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者,建议半年做一次检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视力、验光、眼轴长度、散瞳后眼底检查等。
三、留意相关症状,及时就医
出现视网膜脱离之前,有些患者会有眼前出现局部闪光感,或者是片状黑影、局部有黑幕遮挡等现象,此时,应通过散瞳后进行详细的眼底检查,尽早发现眼底异常。
如果只是小范围的视网膜变性或者是视网膜干孔,通过简单的
激光治疗就可以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目的。
早期的视网膜光凝、冷凝,手术难度小、恢复快,可避免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等。
四、避免极限运动
剧烈运动,比如足球、篮球、跳水、蹦极、拳击等剧烈运动尽量不去做。
因为,随着视网膜变薄或者已经出现变性病变,它能承受剧烈振动的功能也会受到削弱。剧烈运动时,外界压力急剧变化,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而视网膜脱落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很有可能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