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中心眼表及角膜病专科门诊中,常会遇到病人咨询:眼角长了一块“肉”,不痛不痒,这是白内障吗?
其实,这不是白内障,而是翼状胬(nǔ)肉。
翼状胬肉:呈三角形,善于攀附在眼球表面,因形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作为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多于20到30岁出现。
01、与紫外线相关
翼状胬肉的发生与紫外线的损害密切相关,还与长期野外工作有关,易受风沙、尘土、冷热刺激及日光照射影响。
02、肉眼可识别
翼状胬肉的诊断很简单,只要照镜子就能诊断,胬肉多呈三角形侵入角膜,尖端向内,指向瞳孔。
03、常见症状可自查
1、异物感——感觉眼睛里好像总是有东西;
2、眼红——眼睛动不动会很红;
04、危害重重:盲症中的“温水青蛙”
当胬肉逐渐长入黑眼较多时,会“侵蚀”角膜,会牵拉产生散光,引起视力下降。长到角膜中央、遮盖瞳孔区,就会引起失明。
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是不知不觉、无痛无痒的,等引起重视时,往往已经影响到视觉功能,产生了致盲的危害。
因此,眼科中心的医生建议大家,如有外观异常,视力障碍需尽快就医。
翼状胬肉什么时候做手术?
翼状胬肉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式,只能通过手术切除。
翼状胬肉手术是眼科常见的小手术,以往一般是采用单纯性切除术,这种术式简单易行、价格便宜,但很容易复发,很多患者往往要经历多次手术。
眼科中心目前采用的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术,创伤小,除了能解决以上复发问题外,术后反应轻、美观,能满足患者美容要求。多数人根本无法分辨出患者哪只眼动过手术,甚至患者自己也会经常忘记哪只眼曾有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