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传统上将其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又根据视网膜脱离是否累及黄斑部将其分为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macula-offRD)以及黄斑在位的视网膜脱离(macula-onRD)。Narala等通过对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光感受器体积定量测量,分析术后光感受器体积与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间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
本研究纳入15例(15只眼)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例行23G玻璃体切除术,1例行巩膜外环扎术,6例行23G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外环扎术,术后对患者黄斑区光感受器体积、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测量。黄斑区光感受器体积为中心1mm区域视网膜外界膜(ELM)与Bruch膜之间的体积。利用OCT4个横断图像上黄斑区光感受器的厚度与横断面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得到黄斑区1mm中心区域的光感受器体积。
OCT的4个横断图像上黄斑区光感受器的厚度与横断面积之间的距离计算得到黄斑区平均1mm的中心区域的光感受器体积
研究结果发现15例(15只眼)黄斑部视网膜脱离患者光感受器体积术后首次随访为0.451mm3,末次随访为0.523mm3,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4);最佳矫正视力由首次随访的LogMAR1.13±0.59提升至末次随访的LogMAR0.52±0.42(P=0.001);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黄斑区光感受器体积与末次随访平均BCVA之间存在统计学相关性(r=-0.67,P=0.017;r=-0.753,P=0.005);另外本研究还发现视网膜脱离诊断至手术的时间越短,术后末次平均光感受器体积恢复越好(r=-0.588,p=0.021)平均BCVA提升越高(r=0.709,P=0.003)。
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区光感受器体积增加,原因可能是术后神经上皮复位,光感受器细胞可重新接受脉络膜血液营养供应而逐渐修复。术后黄斑区光感受器体积恢复越好视力预后越佳,这预示着光感受器体积可以作为预测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有效指标。另外本研究还提示我们对于已经诊断为黄斑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应该及时给予手术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力预后。
什么是预测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恢复的有效指标?估计大多数临床医生会认为中心视网膜厚度或者中心1mm区域的视网膜体积。但该论文提出了中心1mm区域的感光细胞体积,并发现与视力恢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虽然是比较新颖的观点,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主要影响感光细胞,视网膜其他部分基本不受影响。当然对于视网膜脱离,最关键的还是及早手术,这样视力预后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