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护理 > 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吗?

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眼底出血的风险吗?

2019-05-17 来源:协和眼科咨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等年龄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等年龄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而作为CVD的常规用药,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氯吡格雷)在老年人群中的应用也日渐广泛。目前已证实,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使用会增加颅内和胃肠道的出血风险,但尚不清楚其是否会增加眼底的,尤其是湿性AMD患者眼底出血的风险。既往曾有一些研究就AMD患者中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使用与眼部出血的相关性展开过调查,但结果缺乏一致性。

为了明确湿性AMD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的使用是否与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相关,Ying等人以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对比研究(ComparisonofAMDTreatmentTrials,CATT)中未经治疗的湿性AM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

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就受访者的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使用情况,CVD及高血压等患病情况进行了信息采集,并由CATT眼底阅片中心对受访者基线、随访1年、随访2年时眼底影像(彩照,荧光素血管造影等)进行了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的阅片评估。而后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的使用与出血的关系,并根据受访者的基线高血压状态进行亚组分析。

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1月的Ophthalmology杂志上。

研究共计纳入1165名受访者。基线时,724名受访者出现了视网膜或网膜下出血。其中84.4%受访者的出血范围≤1视盘面积(discarea,DA),8.1%受访者的出血范围为1-2DA,7.5%受访者的出血面积>2DA。在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受访者中,64.5%的受访者出现了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未使用这两种药物的受访者中,该比例为59.6%(校正后比值比(adjustedOR),1.18;95%置信区间,0.91-1.51;p=0.21)(表1)。同时研究发现基线时的出血情况及出血范围与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使用的种类、计量或时间均无明显相关。

而在此后的随访观察中(1078名受访者参与),44名受访者在随访第1年或第2年时出现了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经分析,这些随访期间的出血与基线时(p=0.28)或随访期间(p=0.64)抗血小板或抗凝药使用并无相关。此外,在807名高血压患者的亚组分析中,研究发现使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其基线出血率更高(66.8%vs56.4%;校正后比值比,1.48;p=0.01),但药物的使用与基线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范围并无明显相关(p=0.41)(表2)。

基于如上结果,该研究认为对于没有高血压的湿性AMD患者,继续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是相对安全的,并不会增加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的风险。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两类药物的使用则会增加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结合临床权衡利弊,以做出更佳的临床决策。

由于AMD患者大多年纪比较大,因此,合并全身疾患如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的患者不在少数,这些患者很多需要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很多患者也包括医师,都会担心行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会导致黄斑区出血加剧。

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对于没有高血压的湿性AMD患者,继续服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是相对安全的,并不会增加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的风险。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这两类药物的使用则会增加视网膜或视网膜下出血的风险。这个结论对于我们向AMD患者解释病情,权衡AMD治疗与抗凝药物使用的利弊非常有临床指导价值。

但是,本文没有指出虽然患高血压,但如果血压控制良好,情形如何?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

本文是CATT研究(雷珠单抗与贝伐单抗治疗AMD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试验)的“副产品”,至今为止CATT研究已经发表多篇论著,这种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由于其研究样本量大,设计严谨,就象一个宝藏,可以衍生出大量的学术成果,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