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血管性AMD(nAMD)、PCV、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多种眼部疾病的OCT图像中可见到一些直径约20-40μm的独立、局限性点状(dot-shaped)病灶,其反射信号强度等同或高于RPE层,被称为点状高反射灶(hyperreflectivefoci,HF)。尽管HF起源尚不明确,研究提示其可能是脂蛋白溢出、炎性环境下的小胶质细胞、和/或迁移的RPE细胞。那么HF的多少对视力预后有提示意义吗?(见图1,图2)
LeeH等细分视网膜为内层、外层、视网膜下层,以研究nAMD与PCV患眼接受抗-VEGF治疗后,中心凹显微结构(主要是各层HF)与视力的预后关系。排除其他眼病后,作者回顾性研究了2010年至2013年1月间44名nAMD患者和2008年至2013年1月间44名PCV患者。患者在基线期进行了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FA、ICGA、SD-OCT等综合检查(见表1)。nAMD患者接受了雷珠单抗3+PRN治疗,PCV患者接受了PDT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或者单纯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结局随访期定为初次注射后第6个月。
研究发现,nAMD与PCV患眼经抗-VEGF制剂治疗后中心凹厚度(FT)、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视网膜下液(SRF)厚度均减少,伴视网膜各层HF平均数量显著减少,平均视力获得改善。(见表2)
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期高数量视网膜下HF、低初始视力及椭圆体区中断破坏均是nAMD视力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而基线期SRF、PED的出现对nAMD视力结局无预测价值。同时,高数量视网膜下HF、低初始视力及高PED厚度则是PCV的视力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见表3)
本研究结果表明:HF在治疗后消退,基线期HF的出现与nAMD及PCV患者的结局视力呈负相关。作者认为初始视网膜下HF的增加是血-视网膜外屏障被破坏的结果,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同时,视网膜下HF初始数量与终末SRF厚度及CNV厚度正相关,而二者厚度则与终末视力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视网膜下HF数量较高会因对抗-VEGF治疗反应性低而导致最终的视力较差。
虽然本研究样本量偏小且随访时间较短,但其结果与先前的研究一致,表明大量视网膜下HF可能是一种全新且可靠的nAMD及PCV视力预后危险因素,也是识别低视力预后人群的敏感指标,效果堪比初始视力。
抗VEGF药物是治疗新生血管性AMD和PCV的首选,如何在开始治疗前判断患者的预后是眼科医生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一项为期半年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新生血管性AMD和PCV患者黄斑区SD-OCT图像中点状高反射灶(hyperreflectivefoci,HF)数量越多,抗VEGF治疗后的最终视力越差,两者呈负相关。
虽然这项研究的病例数和随访时间都较为有限,它还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预测新生血管性AMD和PCV治疗效果的新指标,尽管这种新指标不如基线水平的视力这一指标更为简单直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