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近视,斜视,远视都清楚,但是对于弱视的了解好想比较少。弱视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眼科疾病。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小朋友的生活和学习,甚至还会导致斜视的出现。弱视斜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很多斜视的朋友都会有弱视,如果是因为斜视引起弱视,那么这种弱视的情况还是可以逆转的,但是如果是弱视出现后再出现斜视,那么就不好对付了。
弱视斜视之间关系密不可分
1、视:是指眼位不正,即俗称的“对眼”、“斗鸡眼”。弱视是指排除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小于或等于0.8的视力。斜视分显性及隐性两种,前者从外观可以很明显地见到两眼不协调:一眼向前看,另一眼睛向侧看。久而久之,会令斜视的一边造成弱视。
2、另一方面,由于双眼不是一起看东西,看到的东西没有立体感,判断力会受到影响,如爬楼梯时会看成前面是平路,摔倒的机会大增。斜视患者某些工作会受限制,如飞机师、建筑师等工作便不能胜任。此外,斜视还影响美观,给儿童心理蒙上阴影而造成其孤僻及反常心理。
3、弱视:是一眼视力正常,一眼视力较差,只有一眼视物,看东西会少了立体感,视野较窄,外观则与常人无异。眼部内外没有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弱视的最大危害是患儿不仅双眼或单眼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双眼视觉功能,没有精细的立体视觉。在弱视眼患者眼里,立体视觉模糊,因而不能准确地判断物体的方位和远近,这对他们日后的升学、择业都会有一定影响。弱视与斜视有密切关系,单眼偏斜可致该眼弱视,而弱视又可形成斜视。
斜视在早期发现可以矫正
正常人的双眼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即开始,一直可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1—3岁尤为关键。在此期间,如果小孩出现了影响或破坏双眼视觉的眼疾,同时又未能及时治疗,过了视觉发育期,则双眼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可能再恢复。
孩子在3岁前视力发育最快。斜视在发生早期可以通过戴特制的眼镜得以矫正,年纪越小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发育期终止后再治就很难恢复斜视眼的正常功能,只能单纯做矫正手术获得外观上的改善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后眼位的矫正仅仅是治疗的第一步,如果斜视合并有近视、远视,手术后仍然需要验光配镜。如果斜视已经造成了立体视觉的损害和弱视,手术后立体视觉和弱视的训练是不可缺的治疗。
弱视要及时治疗
因为弱视的治疗,涉及到视觉发育和大脑发育的可塑性问题,所以一贯的观点是越早越好。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及大脑发育的规律,发现弱视治疗有敏感期和关键期,最佳治疗年龄在3—6岁。当然越早越好,但在此年龄段患儿可以配合,通过检查视力监测治疗效果。
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适当的遮盖:压抑相对好的眼睛,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得以锻炼。具体遮盖的方法、时间及比例应针对不同孩子的情况具体设计,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弱视斜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弱视是代表着一个眼睛能够正常看视力,但是另一个眼睛的视力会比较差,这样看物体的立体感就会比较差,并且视觉模糊。弱视斜视之间,到底是先治疗斜视,还是先治疗弱视呢?很多的朋友都认为应该先治疗斜视,其实不是这样的,建议你们先治疗弱视,不然你治疗好了斜视,弱视还没好,可能又会让斜视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