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其他 > OCT——对ERM的定量分级

OCT——对ERM的定量分级

2018-07-24 来源:协和眼科资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membrane,ERM)是纤维细胞在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limitingmembrane,ILM)表面增殖的结果。OCT表现为ILM前高反光带,可能同时伴有视网膜皱褶。ERM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累及外层视网膜,导致感光细胞完整性破坏。ERM表现为视物变形,单眼复视及视力下降。

 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membrane,ERM)是纤维细胞在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limitingmembrane,ILM)表面增殖的结果。OCT表现为ILM前高反光带,可能同时伴有视网膜皱褶。ERM对视网膜的牵拉可能累及外层视网膜,导致感光细胞完整性破坏。ERM表现为视物变形,单眼复视及视力下降

 
依据黄斑中心凹的存在与否将ERM分为3级---正常:黄斑中心凹存在;轻度:黄斑中心凹与其周边视网膜厚度相等;重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大于其周边视网膜。然而,这种定性的分级方案不适用于ERM的定量研究。
 
Nathan等人依据OCT的测量结果对ERM做了定量分级。分别在6条径向扫描线(radiallinescan,RLS)上测量黄斑中心凹处(centralretinalthickness,CRT)和其两侧1mm处(X,Y)视网膜的厚度。然后分别计算6条RLS上12个CRT与X、Y的比值。正常黄斑中心凹存在的情况下,12个比值均小于1.00。糖尿病ETDR研究中发现正常CRT与其周围视网膜厚度的比值在0.77-0.83之间。本研究将比值≤0.92定义为0级;0.92-1.08定义为1级;比值≥1.08定义为2级(见图1)。总体分级:如果12个比值中7个为2级则定义为ERM2级。
 
图1黄斑中心凹形态的OCT分级。三张图为不同时间点同一位患者同一只眼睛120°RLS扫描的情况。(A)PPV术前OCT图像。CRT大于距中心凹1mm处的X、Y值,CRT/X=1.21,CRT/Y=1.18,为ERM2级。(B)术后12天OCT图像。CRT、X、Y值都变小,CRT/X=1.13,CRT/Y=1.08,此患者12个比值中的8个在0.92-1.08之间,4个比值大于1.08,因此,归为ERM1级.(C)术后96天OCT图像。CRT、X、Y值都变小,CRT/X=0.91,CRT/Y=0.89,所有12个比值均小于0.92,故为ERM0级。
 
依据这种定量的分级方法,作者对41名患者的41只眼进行ERM分级,并对ERM手术前后视网膜形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观测指标包括:中心视网膜厚度(centralretinalthickness,CRT)、中心区视网膜厚度(centralsubfieldthickness,CST)、中心区视网膜容积(centralsubfieldvolume,CSV)、IS/OS层完整性以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BCVA)。研究发现PPV剥膜术后ERM1级和2级患者CRT、CST、CSV均明显下降(P<0.001),ERM1级术后BCVA提高明显,而ERM2级BCVA未见明显提高。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1、PPV剥膜术后仅有小部分患者恢复黄斑中心凹形态,大部分患者并没有恢复黄斑中心凹形态,这部分患者不应该误认为发生黄斑囊样水肿。2、黄斑中心凹形态恢复与否与BCVA提高无明确关系,ERM1级视力提高明显可能因为部分患者术后进行了白内障手术。3、虽然黄斑中心凹形态未恢复,大部分眼视网膜厚度降低。4、玻切手术剥膜可能导致感光细胞完整性破坏,也可能使其恢复完整性。
 
(本文所有照片均摘自原文)
 
原文:MathewsNR,TarimaS,KimDG,etc.Fovealcontourchangesfollowingsurgeryforidiopathicepiretinalmembrane.InvestOphthalmolVisSci.2014Nov13;55(12):7754-7760.
 
短评:
 
如何解读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复杂关系一直是眼科界一难题。本文试图通过对41例ERM患者行黄斑前膜及内界膜剥离术前后CRT、CST、CSV、IS/OS层完整性以及BCVA的变化,提出OCT测量黄斑中心凹及附近视网膜(1mm)的厚度之比值可以用来解读形态和功能的关系,如PPV剥膜术后ERM1级和2级患者CRT、CST、CSV均明显下降,ERM1级术后BCVA提高明显,而ERM2级BCVA未见明显提高。该指标有助于该类病例手术适应症的选择,预后的判断等。但是该研究局限性也很明显,如属于回顾性分析,用于检查的OCT机器不一,病例数偏少,随诊时间有限,病例入选指标和排除指标不严,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证实。
 
自OCT一出现就被眼科界寄予厚望,事实也证明,它不断的发展和衍生如分辨率不断突破,OCT与FA结合,以后可能还会出现与多焦电生理、视野等点对点的结合,使各种视网膜疾病尤其是黄斑疾病一览无遗,通过OCT对解剖结构的分析与解读,以及OCT下形态和其他功能性检查的双相、多相结合,势必进一步推动黄斑疾病的诊治水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