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斜视弱视 > 关于“斜视”的知识及危害

关于“斜视”的知识及危害

2018-07-21 来源:醒目视力恢复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因此,斜视的概念应理解为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视功能两方面的异常。

关于“斜视”的知识及危害

斜视,一般人称为斜眼,即眼球的位置不正。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注视目标,而另眼视线偏向目标一侧。斜视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眼球向内偏斜,医学上称内斜视,俗称“对眼”、“斗鸡眼”。眼球向外偏斜,称外斜视,俗称“斜白眼”。当然,斜视并不仅指两眼相对位置有明显畸形的情况,也包括斜度很小,表面不易察觉,而双眼视功能不正常的情况。因此,斜视的概念应理解为两眼的相对位置和双眼视功能两方面的异常。

患斜视的多为儿童,即便是斜视的成年人,也多是在儿童期患的病。有关儿童斜视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由2.7%~7.2%不等,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3800例3~6岁幼儿园儿童普查发现斜视的发生率约为1%。为什么儿童时期易发生斜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发育不完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双眼单视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协调眼外肌,任何不稳定的因素都能促使斜视的发生。

人的单视功能是后天逐渐发育的,这种功能的建立与视觉功能一样是反复接受外界清晰物像的刺激,逐渐地发育和成熟起来的。

婴儿出生后2个月只有大体融像功能,精确融像功能雕建立要持续到5岁以后,立体视建立最迟,6~7岁才能接近威人。

这期间如有高度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视网膜黄斑发育异常以及黄斑疾病、视传导通路疾患,不能形成双眼单视就会发生筘视。或者由于儿童原来形成双眼单视功能不稳定,外界的刺浏(如发烧、惊吓、外伤等)使这种不稳定的能力减弱丧失而引走斜视。

眼斜视后又阻碍了双眼单视发育,加重了斜视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说5岁前双跟单视功能未完善期间,是儿童斜视的高发期。

(2)先天异常:这种斜视多由先天眼外肌肉的位置发育异常,眼外肌本身发育异常,中胚叶分化不全,眼肌分离不良,肌鞘异常及纤维化等解剖上的缺陷或支配肌肉的神经麻痹所致。

也有的由于生产过程中,使用产钳造成婴儿头面部损伤或母亲生产时用力过度致胎儿颅压升高产生大脑点状出血,而出血刚好在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处引起眼外肌麻痹。

此外,也有遗传因素,斜视眼在家族中遗传不是全体成员,这种缺陷往往是间接遗传到下一代子女身上。

一般出生6个月内发生斜视称先天性斜视,它不具备建立双眼视物的基本条件,对视功能的发育危害最大。

(3)眼球发育特点使儿童易患斜视:由于儿童眼球小、眼轴短、多为远视眼,又因儿童角膜及晶体屈折力大,睫状肌收缩力强,即调节力强。

这样的儿童想看清物体就需要更多的调节力,同时双眼也用力向内转产生了过量辐辏,容易引起内斜视,这种内斜视称调节性内斜。

(4)眼球运动中枢控制能力不足:如果集合过强或外展不足或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内斜;相反外展过强,集合不足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就产生了外斜。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