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两岁以下的小朋友装人工晶体?
摘要:虽然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由于先天性或婴儿期白内障而致盲的儿童依然不在少数。既往对婴幼儿视觉发展和神经发育的研究支持尽早筛查发现先天性或婴幼儿白内障并尽早进行干预。而随着生物材料学研究的发展,婴幼儿时期人工晶体(IOL)植入已成为除无晶体眼佩戴角膜接触镜之外的又一种选择。
虽然白内障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由于先天性或婴儿期白内障而致盲的儿童依然不在少数。既往对婴幼儿视觉发展和神经发育的研究支持尽早筛查发现先天性或婴幼儿白内障并尽早进行干预。而随着生物材料学研究的发展,婴幼儿时期人工晶体(IOL)植入已成为除无晶体眼佩戴角膜接触镜之外的又一种选择。
推崇早期人工晶体植入者,认为有以下三项优势:①永久性原位纠正屈光不正,对于可能存在形觉剥夺型弱视形成危险的单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来说尤为重要;②对于发展中国家,IOL植入可以减少反复复诊调整角膜接触镜所带来的经济负担,并且更加卫生安全;③一种观点认为早期IOL植入可以减少术后青光眼发生率。
虽然早期IOL植入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广泛推广,但目前仍无有力数据反映其有效性及风险,而最新一期BJO上刊登了一篇不列颠群岛先天性白内障研究组(BCCIG)在英国全境内对于两岁以内儿童IOL植入预后的观察报告。
该研究纳入了254位2岁以内接受了
白内障手术的患儿,其中双眼患儿151例,单眼患儿103例。双眼患儿中共40%(61/151)接受了IOL植入术,单眼患儿中53%(55/103)接受了IOL植入术。诊断年龄中位数为1.8周,手术年龄中位数为9.2周。先天性白内障合并症包括持续性胎儿血管(24%)及先天性小眼球(59%)。医生们倾向选择年龄较大,眼轴较长,合并症较少的儿童进行一期IOL植入术。
10%患儿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IOL植入术较无晶体组高(16%vs6%)。最主要并发症为虹膜脱垂(IOL植入眼15例,无晶体眼3例),有3眼因IOL与囊袋契合不佳行二期IOL取出术。
术后
视力方面,共有35位(36%)双眼白内障患儿及10位(20%)单眼白内障患儿视力达到了正常标准,在双眼患儿中,IOL植入是获得更好视力的独立相关因素。单眼患儿中,遮盖疗法的使用和术后不发生青光眼与获得更好视力强相关,但IOL植入并非获得更好视力的相关因素。综合来看,手术时间较早的患儿术后视力较好。
继发性青光眼方面,共有13%患儿在术后一年内被诊断为术后继发青光眼,均为6月龄内行白内障手术患儿。在双眼白内障患儿中,手术时间早是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唯一相关因素,每早一周进行手术,术后青光眼发生率增加2%。在单眼患儿中,先天性小眼球是术后青光眼发生的唯一预测因素(p=0.01)。
共有30%患眼(105/350)进行了二次手术,其中绝大部分是为解决术后视轴不透明(VAO)而进行干预。无论在双眼或单眼白内障中,IOL植入均增加了VAO干预的发生率。
其它不良事件包括瞳孔异位(12眼)、玻璃体出血(6眼)、切口并发症(3眼)及视网膜脱离(1眼)。
在过去十年的早期IOL植入术浪潮背后,是医生们对于“一劳永逸”的追求,来减少反复复诊调整屈光不正所带来的高失访率和不确定性。但本研究及最近一些针对早期IOL植入的研究结果,若结合婴幼儿反复全身麻醉造成的认知影响的研究结果来看,早期IOL植入是否应推广仍有待商榷。但本研究更重要的启示在于,对于非常见病的新型治疗推广,应建立于严密的大范围研究观察的结果之上,而非仅建立于理论推理之上。
原文:
BrJOphthalmoldoi:10.1136/bjophthalmol-2014-306394
短评:
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出现和完善使白内障手术更趋完美,
自闭性的小切口,手术中前房及眼内压维持好,人工晶体植入在完整的囊袋内,术后视力能很快得到恢复,对先天性或婴幼儿期白内障同样采取相同的超声乳化手术方法,也取得术后很好的效果。关于先天性或婴幼儿期的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的年龄,多数眼科医生都认为2周岁以后植入人工晶体比较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眼球的发育特点,即2周岁以后儿童晶体的囊袋已接近于成人的囊袋,该研究对254位2周岁以下的白内障患儿,选择了双眼患儿40%接受人工晶体植入,单眼患儿53%接受了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观察有10%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比不植入人工晶体眼要高,一年后有13%的患儿发生继发性青光眼,30%的患儿术后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我个人的观点仍然是,先天性或婴幼儿期的白内障不同于成年人白内障手术能够得到“一劳永逸”,先天性或婴幼儿期白内障是白内障手术的一个特殊群体,不光是它的手术有特点,术后亦有很多的后续工作要进行,包括弱视训练,以及随年龄增长出现的人工晶体植入后的
近视飘移均需要解决。正如该研究的结论所说2周岁以下白内障是否要植入人工晶体仍是有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