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症状 > 重度NPDR患者PRP后脉络膜厚度与血流的变化

重度NPDR患者PRP后脉络膜厚度与血流的变化

2018-07-18 来源:协和眼科资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on,PRP)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并且已有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以降低视力丧失的发生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最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on,PRP)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并且已有研究证实该方法可以降低视力丧失的发生率。血-视网膜内屏障的破坏是DR发生的核心病理生理过程,然而脉络膜血管在DR发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充分了解脉络膜血液循环的情况将有利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准确评估。Okamato等人对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S-NPDR)行PRP前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血流的改变进行了评估。

 
该研究纳入奈良医科大学在2011年4月到2013年12月之间的24名2型糖尿病患者,均患有S-NPDR且不伴黄斑水肿。每名患者的一只眼纳入研究,若两只眼皆符合纳入标准,则选择视力较好眼。
 
Okamato等对S-NPDR经PRP前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厚度),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视网膜色素上皮至脉络膜巩膜交界的厚度),平均脉络膜厚度(包括中心凹下,上下鼻颞侧距中心凹1mm位置的脉络膜厚度)以及脉络膜血流进行评估。其中视网膜和脉络膜厚度通过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nhanceddepthimaging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EDI-OCT)测量,脉络膜血流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aserspeckleflowgraphy,LSFG)得到的平均模糊率(meanblurrate,MBR)代表(图1)。该研究对1个月,3个月的测量值与行PRP前的基线值进行t检验。
 
图1A图为B图中显示区域的SD-OCT图像,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定义为内界膜至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距离(最上方白色箭头),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视网膜色素上膜基底部至脉络膜巩膜交界面之间的距离(下方箭头)。主要测量五个点的脉络膜厚度:中心凹下以及距离中心凹1mm范围内下上鼻颞脉络膜厚度。B图为彩色编码的LSFG图像,能够显示中心凹下脉络膜血流,主要测量黄斑无血管区中心凹下脉络膜血流。其中红色代表高血流量,蓝色代表低血流量。
 
研究结果得出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在行PRP后的1个月(186.1±27.9mm,P=0.49),3个月(191.3±25.2mm,P=0.44)与其基线水平(184.0±25.0mm)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平均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在行PRP后的1个月(286.3±50.6mm,P=0.002),3个月(285.0±49.2mm,p=0.002)与其基线水平(327.4±54.4mm)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平均脉络膜厚度在1个月及3个月较基线水平有显著的降低(表1);如果将在行PRP之前测量的脉络膜血流MBR值定义为100%,在行PRP之后的1个月(87.5±10.3%,P=0.0007)3个月(86.0±12.7%,P=0.0005)与基线值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图2)。
 
表格1.PRP治疗前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
 
图2.PRP前后的相对MBRs值。PRP后1个月相对MBR值下降至激光前的87.5%,3个月下降至治疗前的86.0%。
 
基于以上结果,该研究认为PRP能够减少S-NPDR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血流,这一结论对S-NPDR行PRP治疗的有效性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图表均摘自原文)
 
原文:
 
MasahiroOkamoto,ToyoakiMatsuura,NahokoOgata.Effectsof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onchoroidalthicknessandchoroidalbloodflowinpatientswithsevere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Retina2016;36:805-811
 
短评:
 
重度NPDR是PRP治疗的适应证,对于治疗是否有效,目前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本研究发现PRP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并减少脉络膜血流,研究者认为这些变化对于评估PRP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成功的PRP治疗在理论上可以降低眼内的VEGF水平,从而减少血管扩张和血管渗透性,这样可以解释激光治疗后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血流的显著降低。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样本量小,而且只观察了三个月,PRP治疗是否有效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否还在发展并不清楚;二是该研究缺乏对照,是否激光治疗后都会出现脉络膜厚度和血流的变化,而与治疗是否充分或者有效无关?
 
脉络膜厚度及脉络膜血流的变化能否作为PRP治疗重度NPDR的有效性指标,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长时间,对照性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