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黄斑前膜根据OCT中心凹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的新分级方法
摘要:黄斑前膜大多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视网膜血管性或炎症性疾病以及外伤手术等。通常,我们大多比较熟悉的Gass分期是针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所进行的分级方法,但是对于黄斑前膜的分级,依旧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
黄斑前膜大多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视网膜血管性或炎症性疾病以及外伤手术等。通常,我们大多比较熟悉的Gass分期是针对特发性黄斑裂孔所进行的分级方法,但是对于黄斑前膜的分级,依旧是业内普遍关注的热点。近期,美国加州的ANDREA等人,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病例研究,通过严格的入排标准,该研究纳入了172名黄斑前膜患者的194只眼,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的OCT图像进行回顾分析。
本文作者将黄斑前膜分为4级:
1期黄斑前膜较薄且轻,黄斑中心凹陷存在(43/194,22.1%)
2期黄斑前膜伴有外核层增宽,同时黄斑中心凹凹陷结构消失(88/194,45.4%)
3期黄斑前膜伴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51/194,26.3%)
4期黄斑前膜较厚伴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且无法辨认(12/194,6.2%)
中心凹处内层视网膜异常是指OCT图上正常情况下在中心凹处中断的低信号内核层以及高信号内丛状层连续横跨过中心凹。
研究结果表明:在194例眼中,有63例(32.5%)的黄斑中心凹异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并且伴有显著的
视力下降。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与
视力下降呈线性关系(P=0.001),同时作者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视力的改变与CME,中心凹的厚度,椭圆体带中断都有关,但是内层视网膜结构异常是影响视力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讨论部分作者提到,黄斑前膜伴中心凹内层视网膜结构连续性异常改变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是以前的相关研究提出在视网膜受到损伤后会激活Muller细胞诱导胶质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猪和小鼠的动物实验中检测到内核层的细胞外信号调控酶的含量明显增高,作者由此推测内层视网膜结构连续性异常改变是由于机械物理的牵拉以及病理机制所共同造成的。
最终,本文作者认为OCT观察发现黄斑前膜伴中心凹内层视网膜结构连续性异常改变,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并可用此分级方法判断黄斑前膜患者的视力预后。
参考文献:
GovettoA,LalaneRA,SarrafD,FigueroaMS,HubschmanJP.Insightsintoepiretinalmembranes:presenceofectopicinnerfoveallayersandanew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tagingscheme.AmJOphthalmol.2016Dec16.
短评:
黄斑前膜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眼底疾病,其中病因上以特发性为多,但临床上仍然需要注意排除相关的继发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的文献提出了一些对黄斑前膜的认识,但那时借助眼底镜只能观察到黄斑直观的形态,缺少从OCT层面上对黄斑精细结构的了解。从OCT问世以来,随着扫描技术的不断提高,虽然我们认识到了包括中心凹厚度、椭圆体带、内界膜等很多因素与黄斑前膜视力以及手术后视力预后存在相关性,但一直以来,黄斑前膜都缺乏很明确的临床分期标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了对黄斑前膜的一个分级标准,特别是结合了近来从内层视网膜结构的角度去评价黄斑前膜与视功能预后的关系,个人认为对于临床很有帮助。同时,作者也从发病机制上去探讨了黄斑前膜在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逐渐演变的过程,值得一读。从临床上很常见的表现入手,只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就能得出有很有意义的结果。我们也期待能够前瞻性的观察黄斑前膜的演变,相信对于临床分级和治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