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听说过“弱视”,但是你知道弱视是什么吗?弱视有哪些危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弱视。
什么是弱视
弱视可以是双眼也可以是单眼。弱视一般指眼部无器质病变,而矫正视力(配镜后)亦达不到正常视力(1.0视力)者。尤其是两眼差别大于两行以上者,将视力低下眼称之为弱视。它是儿童在视觉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眼病,约占4%,严重影响儿童视力,若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视力缺陷。
产生弱视的原因
常见弱视原因有斜视、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屈光参差等,也有上睑下垂、白内障、角膜白斑等视线阻断原因造成的弱视。
视力的正常发展
视力的发展过程,在1岁之前,视力发育为0.2;2岁时视力发育到0.4;3岁的视力为0.6;4岁就有0.8的视力;5岁视力发展到1.0;6岁的视力则是发育到1.2。以此看来,视力的发育是在6岁完成,所以幼儿最迟在6岁以前至少要找眼科医师检查一次,找出是否有视力障碍,以便加以矫治。否则超过6岁才发现视力不良的话,往往矫治的效果是事倍功半,而且未必能恢复到1.0以上。
弱视该如何治疗?
弱视的治疗较复杂而且费时较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总的原则是消除抑制,矫正斜视,提高视力,训练黄斑固视和融合功能,恢复双眼视功能。一般来说,弱视的治疗与年龄有关,5-6岁治疗的效果较好,12岁以后效果较差。
对于有屈光不正(远视、近视、散光)的眼,首先要配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每隔2个月复查一次,半年后重新验一次光。对弱视的儿童,通常需遮盖好眼,强迫多用弱视眼。
还有物理、生理、药物等方法可以帮助缩短疗程。如红光弱视治疗仪、弱视治疗软件等。具体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