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白内障 > 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性白内障

视网膜色素变性并发性白内障

2018-04-13 来源:眼科学大查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RP并发性白内障有其特定的形态学特征,这对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述目的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患者的视功能损害不可逆,并发性白内障往往可加重其视功能损害,不同形态的并发性白内障往往对残存视力的影响不同。

 
综述方法对与RP并发性白内障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总结RP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形态学改变的特征和规律。
 
最新进展RP并发性白内障可分为后囊膜下型白内障(PSC)、核型白内障、前囊膜下型白内障(ASC),以及混合型白内障。研究显示,PSC最为常见,而ASC较少被关注。RP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态不同可能与其形成的分子机制不同相关。RP患者常伴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有必要对晶状体混浊形态及悬韧带状态进行充分评估。
 
总结RP并发性白内障有其特定的形态学特征,这对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引言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在发病早期即可给患者带来严重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继发的晶状体混浊可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视力损害。目前针对原发性RP的治疗策略较为有限。而针对其并发症,例如,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则成为挽救此类患者残存视力的重要措施。RP并发晶状体混浊有其特定的形态学特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RP并发性白内障的形态学研究,对其进行总结,以探讨其对RP并发性白内障诊断和治疗的影响。

RP并发晶状体混浊的形态特征
 
RP并发性白内障按照发生部位,分为后囊膜下型白内障(posteriorsubcapsularcataract,PSC)、核型白内障(nuclearcataract)、前囊膜下型白内障(anteriorsubcapsularcataract,ASC)以及混合型白内障。其中PSC最为典型和常见,而ASC鲜有报告。囊膜下型白内障因其特殊的发生部位——瞳孔视轴区,可对RP患者的残存视觉功能造成明显损害(视野缩窄)。因此RP并发性白内障越来越受到关注,治疗白内障也成为保留残存视觉功能的方法之一。

后囊膜下型白内障(PSC)
 
对RP并发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的观察研究显示,与视网膜变性疾病相关的PSC的发生率约为41%,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RP中最为常见[1]。Pruett等[2]对384例RP患者的眼部进行调查发现,46.4%的患者并发白内障,其中93.6%为PSC。Fishman等[3]的研究结果显示,PSC发生率高达53%。
 
有学者认为,晶状体混浊程度与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持续时间有关,与患者性别无关[4]。PSC在各种遗传模式(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及X连锁隐性遗传)的RP患者中发生率相似。研究显示,PSC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且是Usher's综合征患者晶状体混浊的唯一表现形式[4-6]。
 
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该类患者的后囊膜混浊为不规则形态的白色(或金黄色)颗粒或结晶样物质,聚集在视轴区后囊膜下的外层皮质内[4],裂隙灯投影显示无特定形态(见图1)。早期的组织学研究表明,后囊膜下混浊组织中包含排列紊乱的晶状体纤维、异常移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以及“双层后囊膜”。
 
Dilley等[7]在1976年首先报告了一例RP患者相继出现PSC和ASC,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晶状体混浊始于后囊膜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RP患者后囊膜混浊的病理结构为,晶状体纤维排列紊乱、纤维层数增多、纤维层精细而规律的折叠、呈“8”字形(见图2)和“车轨状”结构、存在大小不等的“Morgagnian”小体。
 
Eshaghian等[8]研究发现,RP患者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区域边缘的晶状体纤维,失去了正常的组织结构,并且胞浆密度发生较大的变化,边缘区还可见囊样肿胀(swollenbladder)及wedl细胞;并且紧邻后囊膜可见,混浊晶状体纤维包绕的、异常移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异常移行的上皮细胞为多层,显示了与前囊下上皮细胞相似的结构——胞浆内细胞器降解后的髓磷脂(myelin)样结构,且富含糖原颗粒及细胞质微丝。研究者认为,该例RP患者的晶状体显示的“双层后囊膜”,是由异常移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组成的。
 
Fagerholm等[9]利用对PSC研究发现,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线粒体肿胀造成晶状体上皮细胞空泡化;电子显微镜下也可见,后囊膜下混浊区域的多层晶状体纤维细胞之间形成空泡,且随着空泡的逐渐累积,晶状体上皮及晶状体纤维层分离。
 
Eshaghian等[10]进一步根据RP等原发疾病并发后囊膜下混浊的形态,将后囊膜下混浊分为空泡型和斑块状混浊。空泡型混浊由液化坏死形成,由异常移行的晶状体上皮细胞长入白内障区域;而斑块状混浊则由晶状体纤维异常排列形成圆球状。前者更易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去除,空泡型混浊中移行的晶状体上皮可能是后发性白内障的重要来源。
 
Vasavada等[11]对RP患者的PSC形态进行研究发现,PSC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空泡型,整体形状似变形虫一般,表面光滑,大多位于囊膜中周部,混浊程度为1或2级。
 
RP并发性PSC的形成机制尚无有力的证据支持,但研究者多认为,其与视网膜变性降解形成的毒性物质相关。就其对残存视觉功能的损害而言,Heckenlively[4]认为,RP患者的残存视力与并发性PSC的严重程度并无明显关联。即使一部分RP患者的确因白内障摘除术而受益[12,13],但是对部分轻微白内障及黄斑区视网膜受损的患者而言,采取手术治疗并不能显著改善其视觉功能。因此,RP患者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以及手术时机选择尚存在争议。
 
前囊膜下型白内障(ASC)
 
核型白内障与混合型白内障
 
RP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
 
RP患者的晶状体不仅常常发生透明性改变,晶状体悬韧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如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脱位,显著增加手术风险。
 
Dikopf等[26]在白内障摘除术前或术中发现,18.8%的晶状体存在震颤,术中连续环形撕囊悬韧带无张力。偶有RP患者发生晶状体异位,甚至全周悬韧带断裂,晶状体完全脱入前房内,并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28]。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囊袋内人工晶状体半脱位及脱位、前囊膜收缩等是RP并发性白内障术后的主要并发症[29-31]。
 
Hayashi等[32]对RP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偏心、倾斜及术后前囊膜收缩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RP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前囊膜收缩,囊口明显缩小(见图3),人工晶状体偏心长度及倾斜角度也明显大于非RP患者。29.8%的患者在1年后行Nd:YAG激光前囊膜切开术后晶状体前囊膜收缩,均与RP患者眼内晶状体悬韧带不稳定或松弛相关。
 
Hirata等[33]观察到,脱位的晶状体囊袋赤道部出现分层,该处的悬韧带纤维全部消失。针对此类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但由于悬韧带松弛、薄弱,术中及术后晶状体易脱位。对拟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术前需对晶状体混浊程度、悬韧带稳定性及眼底疾病进行充分评估。
 
小结
 
因RP中视网膜进行性变性降解,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眼内环境改变,晶状体代谢及营养环境也发生改变,晶状体透明度及悬韧带发生相应改变。晶状体混浊的形态根据部位主要表现为PSC,也有部分表现为ASC和核型白内障。晶状体悬韧带因为眼内微环境的变化同样发生异常,表现为张力松弛,甚至脱位。因此,有必要以晶状体形态学变化为基础,进行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探索晶状体混浊的形成机制奠定基础,并为RP并发性白内障的非手术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