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目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光学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断层扫描和3D图像成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眼科诊断中。随着OCT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显示血流情况的OCT造影技术。
综述方法对近期与OCT造影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总结OCT造影技术的临床特点及应用评价。
最新进展目前最新的OCT造影技术是一种新颖的以振幅为基础的OCT
血管造影算法,称为分频增辐去相干血管造影(SSADA)技术,它可以非侵入地、在体显示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微循环血管图像,较之前的OCT造影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总结应用SSADA算法可以简单、快速显示视网膜及脉络膜的微循环血流情况,结合传统断层OCT扫描,可以为黄斑疾病,特别是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提供更多依据。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频增辐去相干血管造影;视网膜;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
引言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光学成像技术,具有生物组织高分辨率、断层扫描和3D图像成像的特点,是辅助眼科诊断的一个重要工具[1]。OCT通过测量回声时间延迟和背向散射光来产生断层图像。由于光源及检测技术的进步,OCT经历了时域OCT、频域OCT和扫频光源OCT(sweptsource,SS-OCT)三代技术的发展。SS-OCT技术,或可称为光学频域成像(opticalfrequencydomainimaging,OFDI)是最新一代的OCT技术,它同时具有频域OCT的快速成像能力[2],和时域OCT的点探测优势[3,4]。SS-OCT技术的核心是扫频光源,其轴向扫描速度与光源的扫描速度直接相关,目前最快已达到几兆赫兹,使得轴向分辨率达到微米级别,图像质量明显提高。
使用任何技术分析组织结构的OCT仅对背向散射光源敏感,并不能探测血流信息。由于此局限,OCT不能从周围组织中可靠的分辨血管组织。直至2007年,多普勒OCT通过评估相邻A线扫描的时相差异,第一次非侵入地获取血流图像[5-7]。然而多普勒OCT仅能获得大血管的血流,很难通过生物学运动分辨小血管的慢速运动。在视网膜血管中,多普勒OCT面临更多的限制,因为大多数视网膜血管与OCT检测光源接近垂直,主要是横向血流,而多普勒技术对轴向血流较横向更敏感,检测多普勒血流信号则非常依赖光线的入射角[8,9]。2012年,Huang等[10]提出了的一种以振幅为基础的OCT血管造影算法,称为分频增辐去相干血管造影(split-spectrumamplitude-decorrelationangiography,SSADA)。SSADA-OCT算法不依赖检测光源的入射角,对于横向血流和轴向血流一样敏感,可以清晰的获得血流信号。因此,SSADA算法是目前最适合分辨视网膜及脉络膜血流图像的技术。SSADA算法的扫描模式可以基于目前的RTVue扫频光源OCT设备(AxsunTechnologies,Inc,Billerica,MA,USA)来进行(见图1),而不需要任何特殊的硬件改变,这也是OCT血管造影应用的一个优势。
眼底黄斑区域主要负责中心
视力,临床中很多中心视力的丧失都与黄斑区血管的丢失相关,因此,黄斑区造影非常重要。使用SSADA-enface算法可以获得内界膜层、内丛状层、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层的血流情况(见图2)。Wei等[11]研究发现,使用SSADA算法可以可靠且敏感的测量出旁中心凹区域视网膜血流的变化。从SSADA-enface图像上可以看出,黄斑区毛细血管网与之前报告的其他OCT造影技术类似,流动的像素形成一个连续的视网膜微循环网络,其中心有大约600μm的无血管区域(见图2A),与已知的解剖结构一致[12]。内丛状层enface图像血流信号较弱,可能原因是由于相邻层次视网膜内层血管信号的遮挡(见图2B)。RPE的enface图像中出现类似内界膜层次的血流走形图像(见图2C),这个是伪像,因为众所周知RPE层不含血管,由于内层视网膜的去相干投射到强的反射信号(RPE)上,从而形成伪像[10]。脉络膜小血管呈现为相互交叠的血管网状结构,因此在脉络膜层次可见到连续的高反射血管图像,说明脉络膜的血管具有更快的流速(见图2D)。
SSADA算法还可以显示组织的断层血流情况,图3[10]显示黄斑区从神经纤维层到脉络膜的血流情况。根据去相干值的大小代表血流的流速,可以看到内层脉络膜具有更快的血流,而且血流量也明显大于视网膜循环,这与脉络膜循环的生理特点相一致[13]。黄斑无血管区内可见到某些不连续的像素点,由于黄斑无血管区不含血管,因此可以认为是去相干化产生的噪点。断层图中依然可见到RPE上有一些像素点,正如前文提到,认为是内层视网膜血管投射产生的伪像。外层脉络膜信号明显减弱,可能原因为其上组织具有较高的流速呈现高信号,对下面组织的遮挡作用造成。
OCT血管造影技术在黄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很多眼底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与黄斑区血管丢失相关。例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区血管丢失是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4];局部脉络膜血管的丢失可能是干性或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原因[15]。因此,可以在体显示血管图像非常重要。目前,临床中荧光造影及吲哚菁绿造影是对血管改变做出诊断的重要工具。然而,这两种检查都需要静脉染料的
注射,可能会引起患者恶心甚至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能够非侵入性地进行眼底血管检查在临床中是非常具有优势的。
目前,关于SSADA算法在眼底病中的研究很少,主要集中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trzation,CNV)的定位与定量测量上。CNV是AMD病变的进展形式,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16]。尽管在传统OCT图像中,定位于RPE及RPE下的异常组织可能被认为是CNV。但是由于CNV组织与玻璃疣(drusen)、出血、RPE及脉络膜具有相似的反射性[17],单凭OCT图像并不能得到准确的结论,而必须依靠血管造影检查。SSADA算法可以成功识别CNV血流,且较荧光血管造影简单快速,有助于诊断并评价CNV。Jia等[18]研究了5例伴有CNV的AMD患者在SSADA中的表现,发现高CNV血流参数与面积大的CNV及Ⅱ型CNV相关。因此,对CNV的面积与血流参数的定量测量可以为CNV活动性提供更多信息,可能成为评价治疗反应和疾病复发的早期指标。
使用SSADA扫描对AMD患者进行CNV的观察,发现各种活动性CNV(Ⅰ、Ⅱ型)在SSADA-enface上的表现都很相似,均表现为黄斑区境界清楚、高信号的团状反射(见图4A-F)。Ⅰ型CNV在SSADA-enface图像中信号强度较Ⅱ型CNV偏弱,在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中也常常呈隐匿性表现,因此两者结合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血管异常的情况。而在陈旧性CNV的研究中(见图4H-J),尽管OCT断层结构扫描类似于活动性CNV,但是在SSADA-enface图像中表现为低信号反射,说明陈旧性CNV内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提示病灶属于静止期。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大规模的病例研究以提供更多的临床应用评价。
对一例脉络膜
骨瘤合并CNV的患者进行SSADA-enface扫描发现,在RPE上方的层次出现异常的血管信号(见图5)。经过玻璃体腔注射lucentis治疗之后,发现黄斑中心的病灶变小而且病灶区信号变弱,说明经过治疗之后CNV面积减小且活性明显减低。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认SSADA对于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
OCT血管造影技术应用的优势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