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翼状胬肉是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组织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呈三角形,多侵犯角膜。翼状胬肉不是急性发生的,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翼状胬肉的分期值得探讨。
方法观察和记录466名市民(932只眼)的眼部情况,每10岁为一组,分年龄段进行观察和统计球结膜的情况。其中高度
近视患者15例,戴镜历史均在15年以上,年龄5~60岁。观察记录内容包括:①鼻侧结膜泡样改变:在鼻侧球结膜靠近角膜处,有明显结节样病变;②鼻、颞侧结膜泡样改变:在鼻、颞侧有明显结节样病变;③鼻侧翼状胬肉伴颞侧结膜泡样改变。用数码摄像裂隙灯摄像保留资料,并借助统计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随着年龄增加,发生鼻、颞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增多;随年龄增加,发生鼻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也增多,但50岁以后该比例有所下降,与翼状胬肉的出现有关。另外,随着年龄增加,发生鼻侧胬肉伴颞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增多。高度近视戴镜组球结膜泡样病变轻微,研究者并没有在高度近视戴镜患者中发现翼状胬肉。
结论随着年龄增加,发生结膜泡样改变、结角膜泡样改变、翼状胬肉的患者比例依次增多。翼状胬肉应分为结膜期、结膜角膜期和角膜期,有助于改善临床管理方案和患者预后。
引言
翼状胬肉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翼状胬肉患病率为0.3%~37.46%,也有文献报告称我国南方农村地区50岁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超过30%[1]。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公认紫外线照射为一项很重要的发病因素,但其他与翼状胬肉发病相关的学说仍然处于研究阶段。
对于翼状胬肉,目前临床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可高达20%~40%。许多科学家和研究者对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多种解释,创立了多种学说,但尚未得到公认。
传统上,翼状胬肉分为静止型、进行型两类,现代翼状胬肉分类还没有相关共识。翼状胬肉不是急性发生的,其疾病进展是一个缓慢发生、逐渐发展的过程。本文试从结膜、结角膜及角膜三个部位着手,观察分析翼状胬肉不同时期的表现。
对象与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共对当地466名市民眼部情况(932只眼)进行检查,男女比例约为1:1.05。从1岁开始,每10岁为一组,分年龄段统计。其中1~10岁者共计50名(男性30名、女性20名);11~20岁者共计60名(男性30名、女性30名);21~30岁者共计62名(男性30名、女性32名);31~40岁者共计52名(男性24名、女性28名);41~50岁者共计53名(男性26名、女性27名);51~60岁者共计59名(男性27名、女性32名);61~70岁者64名(男性31名、女性33名);71~80岁者共计47名(男性22名、女性25名);81~90岁者共计19名(男性11名、女性8名)。
另外,观察高度近视患者15例,戴镜历史均在15年以上,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51~60岁。
主要观察眼部球结膜的情况。观察记录分类方法:①鼻侧结膜泡样改变:在鼻侧球结膜靠近角膜处,有明显结节样病变(见图1);②鼻、颞侧结膜泡样改变:在鼻、颞侧有明显结节样病变(见图2);③鼻侧翼状胬肉伴颞侧结膜泡样改变(见图3)。对于多数受检者,数码摄像裂隙灯摄像保留资料。
结果
随年龄增加,发生鼻、颞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增多(见表1)。随年龄增加,发生鼻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增多,50岁后该比例有所下降,与翼状胬肉的出现有关(见表2)。随年龄增加,发生鼻侧胬肉伴颞侧结膜泡样改变的患者比例增多(见表3)。鼻、颞侧结膜泡样改变,鼻侧结膜泡样改变,鼻侧翼状胬肉加结膜泡样改变三者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发病情况不同(见图4)。
高度近视戴镜组:发生球结膜泡样改变的患眼比例为11.9%(5只眼),未观察到翼状胬肉。51~60岁年龄组受检者发生球结膜泡样改变的比例为77%,出现翼状胬肉的比例为14%。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1,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讨论
公元前一千年时期,印度学者Susruta描述了翼状胬肉[2]。我国
孙思邈曾在《备急千斤
药方》[3]中介绍过翼状胬肉,《银海精微》[4]一书中也有翼状胬肉的
中医定义。
翼状胬肉是一种古老的
眼疾,但是,目前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主要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检查设备的限制,二是翼状胬肉的发生机制和形成因素复杂。
教科书将翼状胬肉在临床上分为静止型、进行型两类,进行型翼状胬肉可发生充血肥厚、头端稍隆起,有浸润性生长,体部亦肥厚不平;反之为静止型,胬肉平坦、贫血状,呈薄膜样外观。这种分期方法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协助制定预防策略和药物治疗帮助不大。
翼状胬肉并非骤然发展至角膜,其起源于结膜,结膜出现泡样病变是第一步。通过裂隙灯数码相机设备,记录和分析人群中结膜的情况。以较大样本为研究对象,观察同年龄组人群眼部结膜的表现,可以发现一些端倪。
20岁以下人群眼部结膜非常干净,随着年龄增长,在多种剌激因素的作用下,日积月累,结膜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成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继而发生泡状改变,这是形成翼状胬肉的一系列过程的基础[5-7](见图5)。
泡样改变是翼状胬肉的初期病变,先有泡样改变,也可称之为结膜期,然后累及角膜缘,称之为结角膜期,最后侵入角膜,发展成为翼状胬肉期(见图6、7、8)。如果结膜期原地发展,不向角膜进展,就形成睑裂斑。泡样改变与巩膜联结紧密,结膜下出血亦不能把泡状改变与巩膜分开(见图9)。泡样改变在鼻侧和颞侧均可出现,颞侧相对较轻。本文仅观察到一例90岁老年患者在左眼鼻侧和颞侧均出现翼状胬肉。
为何有些泡样改变发展成为翼状胬肉,有些发展为睑裂斑?紫外线学说或可以更好的对此进行阐释。比如高度近视且长期配戴眼镜者不容易患翼状胬肉,原因可能是眼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紫外线、日光及风沙的刺激[8]。此外,这些人室外活动量通常少于屈光正常者。
翼状胬肉的发病率与年龄关系密切,应该属于年龄相关性疾病,60岁左右是高发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翼状胬肉发病率不同,因此,在讨论发病率时要注意年龄这一因素。如果在患者40岁左右时就发现翼状胬肉,筛查翼状胬肉的结角膜期,并给予一定的药物预防治疗,或许可以防止翼状胬肉进一步发展。随着数码裂隙灯摄像机的普及,使得临床观察翼状胬肉更加方便,且促进了对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