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低龄化和持续高患病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眼科的研究难点和热点,其已经从“医学学科中的某一疾病的问题”演变为危害国民健康素质和国防安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系统的防控体系。经过15年的临床实践和观察研究,提出了一套关于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预测预防(即近视预防保健)、近视进展控制(即近视防控),以及近视并发症预防治疗(即近视防治)的流程,即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流程建议——近视防控共识。
建立“眼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光学系统”的概念
眼球作为身体的一个器官,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光学系统,即建立“眼球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光学系统”的概念:
① 眼球是由多组透镜组成的一个精密的几何光学系统;
② 眼球是由多个球面构成的类球体,并由不同球面相互补偿匹配、维持正态屈光分布的复杂生物光学系统和生物调整功能;
③ 眼球具有精确高速变焦调焦功能;
④ 眼球含液态房水和半液态玻璃体等内容物,具有流体力学的特性;
⑤ 眼球由胶原成分构成的球壁具有粘滞性和弹性,在
发育期内,在一定内压下具有一定的有限扩展能力。在扩张超过临界值时,其弹性模量改变,进行性扩张;
⑥ 眼球的微观持续发育性可持续至l5岁以上,是多种机制作用下的矢量和;
⑦ 眼球组织来源的中枢神经元特性。
建立“近视是多种机制作用下的矢量和”的概念
近视形成是眼球发育过程的一种结果,发育机制具有复杂多重性,即建立“近视是多种机制作用下的矢量和”的概念:
① 在发育过程中,由多重因素和对应机制的作用下,眼球由远视向正视过度,从机制角度分析,在两方面力量作用下达到平衡,即巩膜抵抗力降低(胚胎发育或
遗传机制,温度,组织生物特性)与巩膜抵抗力增强(生长发育机制,生物力学,生物几何光学,光量子力学机制);
② 任何针对单一机制的治疗方案有可能打破平衡,最终不能控制近视的发展。
建立“正确的眼球发育及近视认知”理念
鉴于近视的高患病率以及低龄化趋势,迫切需要建立“正确的眼球发育及近视认知理念”,用于指导临床医生、视光眼镜行业和社会、学校、家长、近视眼患者:
① 复杂性:提出针对多因素机制的综合干预手段;
② 发育性:长出来的,提出可以预测;
③ 微观性:提出需要特殊设备测量;
④ 隐匿性:生物的补偿代偿机能,不易在隐匿的代偿早期发现,提出可以预防;
⑤ 进行性:禁忌用成人的标准衡量,所以,不同年龄检查的参考值不同;判断要有提前量,提出可以控制;
⑥ 退行性:过渡发育,提前衰老,提出可以预防并发症;
⑦ 终身性:不同年龄不同的近视状态,关注的问题重点不同,提出建立保健康复的理念。
补充、修正、完善一些概念
在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临床上近视形成初期表现复杂,没有可操作性的近视预测方法,无法实现近视的早期发现,故近视的控制和治疗也常常收效甚微。
③ 补偿一个概念:隐性近视 。
④ 完善一个认识:近视启动初始的波动期,晶状体的调节与晶状体屈光补偿。
⑤ 重建一种认识:近视的眼底演变。
⑥ 规范几个专有名词的定义,散瞳、睫状肌麻痹、晶状体屈光度、角膜屈光度、配镜,这些专有名词都有待于规范其定义。
完善中国眼视光学体系
在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系统内,缺乏眼视光学科体系,许多医生因为对视光知识知之甚少,没有深入研究近视,无法在临床指导近视患者的防控诊疗。
达成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共识,形成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和可操作性流程
应试图将国际通行的眼视光基础理论、基本原则结合中国国情,补充进入国内的教育系统,临床医疗系统,眼镜视光经营系统以及全民普及教育系统体系内,达成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共识,形成完善的近视防控体系和可操作性流程。
近视问题作为眼科眼视光学的一部分,已从单纯的临床医学问题演变为备受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民族健康素质的问题,甚至成为关乎国防的战略问题。做好中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