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其他 > 多模式影像检查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多模式影像检查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8-04-11 来源:眼科学大查房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眼科的临床已经全面进入影像时代,越来越多的影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为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随访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在“眼免疫学葡萄膜病”专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柳教授介绍了目前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

 
目前眼科的临床已经全面进入影像时代,越来越多的影像技术应用于临床,为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随访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常用影像检查
 
葡萄膜炎常用的影像检查包括,用于检查前节炎症的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检查、激光房水闪光测量仪和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用于检查中间炎症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与B超;用于检查后节炎症的近红外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F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和OCT。
 
使用裂隙灯照相应尽量留下病症资料,以便与之后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角膜内皮检查普遍用于检查内皮细胞数量,葡萄膜炎患者也会出现角膜内皮的改变,急性炎症期可见大量暗区,治疗后暗区消失,内皮细胞恢复正常。
 
对于睫状体和玻璃体炎症,应重视玻璃体腔和睫状体的改变,常用检B超和UBM进行检查。UBM主要关注睫状体改变,也可看到前房浮游物。应用前节OCT观察前房浮游物也对葡萄膜炎诊断有帮助。
 
50%的葡萄膜炎起始于或者累及脉络膜,因此进行脉络膜检查非常重要。脉络膜组织解剖分为3个血管层:毛细血管层、中血管层和大血管层,其中后两层为基质层。临床更多依赖ICG观察脉络膜血管有无渗漏和炎症。此外也应充分利用眼底影像检查,如眼底照相:彩色眼底照相、近红外眼底照相和FAF;眼底血管造影:FFA、ICG和超广角造影;眼底形态检查多采用OCT。

眼底自发荧光
 
FAF在葡萄膜炎的诊断中很重要,可间接反映活体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及光感受器细胞的代谢状态:如果光感受器细胞正常,RPE功能不好,FAF显示为高荧光,如果RPE不正常,光感受器细胞死亡,FAF显示为低荧光。也可依据FAF判断葡萄膜炎的活动进展情况,如果为高荧光,提示疾病仍在活动进展。

相干光断层扫描
 
应用OCT可观察到脉络膜厚度,提供不一样的信息。OCT深度增强成像(EDI-OCT)可看到脉络膜厚度,全景OCT成像(FDI-OCT)可看到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全景。从OCT上可清晰地看到脉络膜分层,应用EDI-OCT可观察到葡萄膜炎过程中脉络膜厚度改变。急性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患者的脉络膜厚度增厚,随着治疗厚度逐渐变薄恢复正常;长期葡萄膜炎后脉络膜厚度变薄。病例影像分析表明,VKH恢复期OCT示脉络膜厚度变薄,主要是毛细血管层变薄,光感受器细胞丢失。

超广角造影
 
目前葡萄膜炎诊疗中也可应用超广角眼底周边照相和造影技术,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检查在葡萄膜炎诊断中非常重要。超广角造影的观察范围更广,可以发现隐匿的周边部视网膜病变,对传统的前葡萄膜炎诊断标准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可能改变治疗模式。
 
超广角造影在葡萄膜炎的检查中有很多积极意义,它可帮助发现新的病变,改变疾病的解剖分类,改变疾病治疗方案,改善疾病预后,并提出了新的待解答问题,如正常眼底周边存在各种异常应作何解释,前葡萄膜炎周边的视网膜炎性改变是否意味着解剖分类改变。
 
眼底多模式影像检查在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葡萄膜炎的诊断与治疗依赖于全面的眼底检查,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影像检查手段,更好地显示周边视网膜及其结构,以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