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弱视形成的机理,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认识。但是在近二十年来,国际上对弱视的发病机理方面研究进展很快,它已涉及到神经生理学、生物学、形态学、电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等诸多的学科领域。
目前弱视的发病机理主要有中枢发生说和外周发生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中枢发生说认为,弱视的受损部位在大脑视皮层。视皮层中对双眼传入发生反应的细胞,即双眼驱动细胞显著减少,导致了两眼视通路传入相互作用的消失,或者为视系统直接受废用影响的结果。
弱视的受损部位在视网膜。由于弱视眼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使视网膜中心凹外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外侧膝状体相应层和与之相联系的视中枢皮层发育迟滞或抑制,导能低下,分辩能力差,而形成弱视。
现代研究已证明,X型神经节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心凹部位,它有精细的频率分辩力,是中心视力的保证。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尤其是在关键期,形觉剥夺、斜视、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等均可导致生理性视刺激不足,从而使X型神经节细胞发生障碍。无疑,这对弱视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视觉发育的敏感期是自出生到10岁左右,而2岁之前属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