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主要分为外斜与内斜两种,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斜视的发生可能是先天生成的,也有可能是后天的一些不注意造成的。人的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神经支配,相互牵拉配合,以协调眼球的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那么家长在生活中该注意哪些来预防孩子斜视呢?
如何预防斜视:
1.对于婴幼儿来说,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玩具多角度悬挂,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2.婴幼儿的发热、出诊、断奶时应加强护理,并经常注意双眼的协调功能,观察眼位有无异常情况。
3.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用眼卫生。如灯光照明要适度,不能太强或太弱,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不要躺着看书,不要长时间看电视,少打游戏机或电脑游戏,不看三维图等。
4.孩子看电视时,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眼球老往一个方向看,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时间久了,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一侧肌肉老是处于紧张状态,另一侧则松弛,就会造成斜视。
5.对有斜眼家族史的儿童,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也要在3周岁时请眼科医生检查,注意有无远视或散光。
6.孩子3岁时应去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底、有无斜视,若检查发现为眼视力不等或差别较大时,立即进行散瞳验光,以明确有无屈光不正,如有,应及时矫正并坚持戴镜。
斜视应早治,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3~8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最佳的矫正时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任何人都有可能会被斜视祸害,所以我们都应该对于此病的预防有一些相关的了解,斜视影响到了很多孩子的眼部健康,而且治疗起来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我们要注意在日常生活当中进行斜视的预防,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斜视的病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