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又叫鱼眼肉,是一种结膜变性疾患
外界刺激作用下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球结膜(即直观上能看到的白色眼珠部分表面的膜状组织)及其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并向角膜区(即黑眼珠对应的区域)发展。这种因球结膜组织增生导致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常以内眦部三角形肉膜侵入角膜为临床特征,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俗称“鱼肉”,临床上称为“翼状胬肉”。
胬肉进展期和静止期不同状态
进展期:表现为充血,肥厚,胬肉的头部隆起,其前端伸入角膜部位,呈灰白色浸润,有时见色素性铁线(stocker)颈部宽大,新生血管多,体部呈三角形向两侧伸展,胬肉甚至遮挡瞳孔区。
静止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胬肉薄而不充血,微红色,颈部和体部血管收缩纤细,头部扁平,颈及体部较薄,但不自行消退。
胬肉不仅影响美观,更有碍视力
翼状胬肉不仅可以引起眼红、流泪异物感及影响外观及容貌,当胬肉向角膜中央进站时可引起散光,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此外,肥厚孪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的运动。
病变初期角膜发生浑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成三角形的纤维血管组织。翼状胬肉形态上可分为三部分:
头部,是胬肉的尖端,呈三角形颈部,位于角膜缘部位:
体部,即生长在球结膜上,向后呈扇形展开的宽大部分,它的上面有许多新生血管一直延伸到头部。
翼状胬肉伸展至角膜时可因牵拉引起逆规性散光。
胬肉遮挡瞳孔区时可造成视力障碍。
严重病例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
翼状胬肉的治疗方法
翼状胬肉切割术流程:
1.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2.根据胬肉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埋藏术、单纯切除术、联合术等。
3.埋藏术将胬肉头颈分离,头部用丝线作褥式缝合,并转移致上或下穹窿结膜下缝合固定。
4.单纯切除术将胬肉分离,剪除头颈部及体部结膜下增生组织。
5.联合矫正是在胬肉分离的基础上联合结膜移植、粘膜移植、角结膜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或角膜移植,以此处理术中暴露的巩膜或混浊的角膜,防止结膜再度增生。
6.如条件允许,矫正可在显微镜下进行。切除翼状胬肉深度要适宜,清除病灶应彻底,切除胬肉的角膜表面尽量保持光滑,以便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及翼状胬肉复发。
7.术毕滴用抗菌药物滴眼液,以无菌纱布遮盖。
翼状胬肉发病人群:
翼状胬肉多发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这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推进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可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可影响眼球的运动
注意睡眠充足,用眼卫生,可有效预防胬肉发生
预防翼状胬肉主要是尽可能避免烟尘、风沙及阳光刺激,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其它类型结膜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避免身体内分泌系统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