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的“红眼病”是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可分为细菌性和病毒性两类,其临床症状相似,但流行程度和危害性以病毒性结膜炎为重。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多见,可散发也可流行。
红眼病可通过接触传染。传染性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出现重复感染(再接触病人还可得病)。流行快,常常是一人得病,在短期内可造成家庭、学校等多人传播感染。
主要症状
患病早期,病人感到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分泌物多、怕光、流泪。晨起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严重患者角膜边缘可出现灰白色浸润点,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一旦将分泌物擦去,视物即可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眼睛红不一定都是红眼病。很多眼病如角膜炎、虹膜炎、青光眼、干眼病、巩膜炎、结膜下出血也会表现为眼红。因此眼红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及时就诊。
传播途径
红眼病并不可怕,了解它的传播途径可以避免感染红眼病。红眼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可由患眼-手-物品-手-健眼方式传播。如接触病人用过的毛巾、手帕、洗脸用具、电脑的键盘等,另外还可借助水传染,如游泳池水等。
治疗
根据病情轻重可选择结膜囊冲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或联合用药。切勿包扎患眼!在眼分泌物较多时,宜用适当的冲洗剂如生理盐水或2%硼酸水冲洗结膜囊。
一般以局部用药为主,对患眼点眼药水或涂眼药膏,根据病情轻重,每小时或每2~3小时点眼药1次,常用眼药水有氧氟沙星、氯霉素、妥布霉素眼药水等,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每次点药前需将分泌物擦洗干净,以提高疗效。对于病毒感染的结膜炎,必须用抗病毒眼药水,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眼药水,每日4-6次,必要时还可应用干扰素等,如合并细菌感染需加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预防
1.注意用手卫生。养成勤剪指甲、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
2.洗脸用具分开,应单独使用,擦眼的毛巾等物品应经常消毒。
3.适当隔离。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应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