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既可消暑降温,又能达到健身目的。在泳池游泳也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的五官。泳池游泳最容易诱发一种叫“游泳池眼病”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急性结膜炎(即红眼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眼部充血(即红眼睛),还会导致急性结膜炎并发症。
医生敬告市民——夏季游泳,别忘眼睛保健。专家提示:对于眼睛本身已有炎症以及刚做完眼睛手术者,1个月内最好不要去游泳,防止引发感染。
“游泳池眼病”的表现:
“游泳池眼病”俗称红眼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发病开始时感到眼内痒、刺痛,有异物感,同时伴有畏光、流泪,分泌物呈水样或黏液状,之后会出现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明显,约有半数患者有点状或片状出血,严重者会出现视力下降。部分病人在起病时,有头痛、发热、流涕、咽喉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致病原因:池水不洁导致微生物增殖
由于游泳池的水不够清洁引发感染的眼病主要为结膜炎和角膜炎。虽然不少游泳池会采取消毒措施,但有些细菌和病毒是消毒粉剂无法消灭的,引起眼病的致病元凶就是这些微生物,夏季天气炎热,各种病原微生物很容易迅速繁殖。一些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可通过患眼---水---健眼,或者患眼---手或物---健眼两种方式传播。其中水源传播更为普遍而迅速。
如果游泳池里的水被病原微生物污染,而消毒灭菌处理不严格,游泳者又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接触被污染的水后一至几天后即可发病。主要包括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另外,游泳时水的凉爽常常让人忘了日晒,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除了会晒伤皮肤,还会对眼底、晶状体和角膜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导致眼病。
预防“游泳池眼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到卫生条件好、消毒措施完备的游泳场所游泳。
2、重视游泳眼保健:游泳时不要配戴隐形眼镜,最好配戴密封性好的护目镜,使眼睛尽量少接触游泳池水。
3、游泳完毕应用自来水认真冲洗全身,有条件的话尽快到浴室淋浴,这样不仅可将身上的污垢洗净,同时也能冲掉大部分来自池水中的病菌,并应用流动的清洁水冲洗眼睛和护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