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是由于眼泪的数量不足或者质量差,导致的眼部干燥的综合征。严重的干眼可以导致角膜上皮的损伤。
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有痒感、异物感、痛灼热感,眼皮紧绷沉重,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暂时性视力模糊等,偶尔会伴有视力轻度减退。
吃辣易导致干眼症
中医认为,人体的各种液体,其化生和五脏密切相关。比如“汗为心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泪为肝之液,唾为肾之液”。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则影响泪液的化生。
过食辛辣易导致干眼症。我国南方,如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因为气候潮湿,而辣有宣发的作用,吃辛辣食物有助于将体内的湿气排出去。但北方相对来说比较干燥,如果再吃辣,则往往排的就是汗液,“汗血同源”,汗多则耗伤肝血,肝血不足就容易诱发干眼症。
此外,长期熬夜、滥用药物、过量食用凉食或咸食等也会影响泪液的质量,易诱发干眼症。防治干眼症,就要尽量保持饮食清淡,早睡早起,心情愉快,避免用脑过度,还要适当锻炼身体,避免剧烈出汗。
中医治疗干眼症
燥伤肺阴型
治宜生津润燥、清宣肺气,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外感燥邪者加防风、蝉蜕、薄荷、芦根;兼有风寒湿痹者,加桑枝、桂枝、威灵仙、忍冬藤、牛膝。
燥伤肝阴型
治宜养肝补肾润燥,方用补肝散、大补阴丸加减。皮肤有红斑者加穿山甲、露蜂房。
肺阴不足型
治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肝肾阴虚型
治宜滋补肝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或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虚火浮越型
治宜温阳化气,引火归原,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阴虚夹湿者治宜滋阴利湿,宣畅气机,方以三仁汤合二妙散加减。
验方治疗
补肝四物汤
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黄柏、知母、菊花、草决明、木贼、蒺藜、柴胡、薄荷、青皮、黄芩、栀子、桔梗、陈皮、甘草,功能补血养肝,滋阴清热明目;
取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桑椹、何首乌、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柴胡、升麻,补肝肾以明目;
润眼爽目汤
药用熟地黄、枸杞子、麦门冬、沙参、当归、白芍等,芍药甘草汤加减也可治疗干眼症。
针灸治疗
以养血润目为治疗原则。
主穴:百会、睛明、攒竹、太阳、四白、风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气虚者加气海,失眠者加照海、大陵,兼见口干、口臭,眼睑红肿,苔黄腻等热象明显者,加用内庭、行间、足临泣等,并辅以中药灸双眼及耳穴贴压。
中药局部用药
自制中药外熏方,药用野菊花、秦皮、黄柏、薄荷、桑叶、红花,水煎后趁热用厚纸筒一端罩住药罐,另一端对准患眼,熏蒸眼部。
随着干眼症病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法已从单一的人工泪液疗法向针对病因的多因素个体化治疗方向发展。中药辨证论治,以及局部用药、针刺等,都体现出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优势。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361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21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