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症状 > 新生儿眼屎多小心是淋毒

新生儿眼屎多小心是淋毒

2015-08-15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近年来,淋菌性生殖泌尿系感染在我国有增多的趋势,但生育前染过淋病的夫妇有些症状并不一定明显,只要感染未“断根”,怀孕时便可造成新生儿眼睛得淋病。

  “医生,我的宝宝老哭个不停,眼睛又红又肿,有很多眼屎,是不是胎毒很严重啊?请给他开点眼药水吧!”一对夫妇抱着刚出生才一个星期的宝宝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向医生求助。

  “说是胎毒也没错,但我们得仔细分析是哪一种毒,对症治疗才有依据啊!”该院眼科教授黄仲委仔细检查后,给宝宝做了结膜刮片送去检查。

  “听家里的老人说,小孩出生后会带有胎毒,给他喝了清热的东西都没一点好转,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妈妈很纳闷。

  “别着急,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但宝宝的病史看来跟父母关系很大。”黄仲委提醒说:“为了配合诊断和治疗,请如实告诉我,你们以前有没有过不洁性史?”

  一听这话,宝宝的父亲尴尬地使劲搓着手,走开了。检查结果出来了,小宝宝患的是典型淋球菌性结膜炎。

  “淋病属于性接触性传染病,这种‘毒’大多是通过生殖泌尿系传染的,发生在这么小的宝宝身上,宝宝确实有点无辜。不及时治疗的话眼角膜可能会溃疡甚至失明啊!”听了黄仲委的话,宝宝的妈妈终于透露实情:孩子的爸爸曾经在外嫖宿过。黄仲委建议他们夫妇俩也去做检查,果真检出“淋病”,而这正是让宝宝双眼遭殃的“元凶”!

  解读 淋毒可经胎盘或产道侵袭宝宝

  出生才一个星期的孩子,眼睛怎么会染上淋毒?

  “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真是属于胎毒,多是在母体内或分娩时感染上的。”黄仲委指出,这种病以前并不常见,但是近年来淋菌性生殖泌尿系感染在我国有增多的趋势,这种病也变得不再罕见。对尚未生育孩子而染上性病的青年夫妇来说,有些母亲怀孕时患有性病,有的虽然经过治疗,表面症状似乎消除,但其实并未完全“断根”。只要没治愈,女性的阴道中就会存在淋病双球菌,在怀孕期间,这种病毒就可通过胎盘传给宝宝。而在分娩的过程中,当胎儿经阴道挤压出体外时,阴道中的大量分泌物中的淋病双球菌会直接侵袭到孩子的眼睛。

  黄仲委介绍说,淋球菌性结膜炎也称“淋病眼”,是一种极为剧烈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若在发病两三天内不能及时诊治,新生儿的结膜很快就会重度充血,结膜粗糙甚至有假膜形成,并伴有眼睑高度肿胀,结膜囊内充塞着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对角膜造成极大的威胁。如果病情继续加重,会迅速发展为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最终因全眼球炎和角膜白斑而失明。

  提醒:出生两三天眼红眼屎多应高度警惕

  “民间历来相信婴儿新生下来会带有胎毒的说法。”黄仲委指出,过去有个习俗,孩子出生时要给他灌服川黄连水,说是去胎毒。但是现在由于晓得川黄连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有溶血的毒性,所以基本都不会再给新生儿灌服川黄连水了。

  “胎毒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像那个眼睛染‘淋毒’的孩子,身上的‘毒’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进一步侵袭到双眼的。”黄仲委解释道,一些宝宝生下来就有“眼屎”,不少家长都认为是胎毒,“热气”所致,吃点清热的东西就行,其实这种认识太笼统。如果不找专业医生分辨清楚是哪一种“毒”,很难做出对症治疗,后果可能很严重。

  黄仲委称,淋球菌和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是新生儿眼睛感染的主要元凶。而淋球菌性结膜炎的潜伏期只有10~72小时,因此,如果新生儿出生后两三天就出现有眼屎、眼红的症状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警惕。当遇到可疑病儿时,除了细问病史之外,应立即做结膜刮片检查和结膜囊分泌物的细菌学培养以助诊断。若确诊为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患儿应隔离以避免传染他人。在治疗上,除了局部滴10%磺胺醋酰钠、青霉素、头孢菌素V溶液和涂0.25%红霉素眼膏外,结膜囊内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或0.0001%高锰酸钾进行冲洗。若已出现角膜溃疡时,应在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另外,还应考虑用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或青霉素静脉滴注配合全身治疗。

  预防 产前检查,产后滴眼药水

  “这么凶险的眼病,新生儿本身是防不胜防。”黄仲委称,预防的关键还是在于父母。另外,由于女性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一定明显,因此产前检查非常重要。他建议,年轻的夫妇为了自己、也为了后代,一定要洁身自好,如果查出淋病,一定要积极治疗,等到完全治愈之后再怀孕,这样孩子的健康才更有保障。

  “新生儿出生后点滴眼药水也能预防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黄仲委指出,新生儿结膜囊滴1%硝酸银是预防淋球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措施,但因其有刺激性,所以目前已较少应用,逐渐被抗生素类的眼药所代替。对于可疑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可考虑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利福平氧氟沙星类眼药水,每天2~3次,每次一滴。但建议最好还是及早咨询专业医生,排除“险情”并进行规范的保健或治疗更可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