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怎么回事?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医师梁小玲介绍,视网膜脱离分为三种: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如血管瘤渗出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牵拉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如果说眼球是颗“鸡蛋”,由角膜、巩膜和里层的脉络膜组成最外层的“鸡蛋壳”,视网膜就是“鸡蛋衣”,玻璃体则是“鸡蛋清”。随着年龄慢慢增大,这些类似鸡蛋清的玻璃体一部分还是胶体状的,另外部分液化,还出现沉渣。形态改变后的玻璃体体积也发生了压缩,对仍粘接处的视网膜产生牵拉,若造成视网膜的撕裂,时间久了,液化的玻璃体会从撕裂的孔洞“钻到”视网膜下面,造成“鸡蛋衣”离开鸡蛋壳,这就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另外,梁小玲还指出,高度近视者视网膜相对更脆弱,更容易因玻璃体液化造成撕裂,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亦越大,高度近视者应定期到眼科体检,及早发现眼部健康隐患。
病理性“飞蚊症”症状需警惕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眼中飞蚊”的体验,这是否表示“飞蚊症”就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先兆?梁小玲表示,飞蚊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由凝胶状逐步凝缩和液化,因此会产生一些半透明状的玻璃体纤维,这些纤维在眼内飘动就是我们看到的“飞蚊”。但这些“飞蚊”并不影响视力,对人体危害不大,检查也见不到眼底的病理性改变,因此我们无需过分恐慌。但如果眼中出现的黑影是不透明的,而且进行性增多,这就可能是病理性“飞蚊症”,必须到医院做检查。
关于生理性飞蚊症和病理性飞蚊症的区别,梁小玲指出:数量有限的、半透明的、在强光下出现的“蚊子”多是无害的;数量迅速增加的、不透明的、在任何情况下也看得到的“蚊子”则有可能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眼部疾病的警告,需要马上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黄斑脱离超过72小时有失明危险
梁小玲介绍,进行性增加、不透明的颗粒状或条形状等的黑影飞动,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今天看到8个黑影,明天看到50个黑影,后天更是多得数也数不过来”。除了有黑影飞动外,眼前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或某个象限的固定暗区等,都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症状。
梁小玲指出,一旦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无法移植,只能修补。视网膜脱离愈后好不好,取决于视网膜上的黄斑有没有脱离。术后视力好不好,关键是黄斑脱离了多长时间。如果黄斑脱离超过72小时,感光细胞就出现不可逆的凋亡,已死亡的感光细胞即使通过手术也不能使其复活。黄斑受损超过72小时,视力会每天每况愈下,下降程度则由个人体质决定。因此,当发现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相关症状,应立刻就医,以免黄斑脱离时间过长,最终导致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