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治疗
采用此法治疗时,患者需取仰卧姿势并闭眼放松,针刺的部位为攒竹、承泣、太阳、合谷、足三里、光明等穴位。针刺时,采用75%乙醇常规消毒穴位局部皮肤,选用0.30mm×25mm一次性针灸针,斜刺或平刺0.3-0.5寸,后接电子脉冲治疗仪,留针25分钟。此法所刺穴位在中医经络理论中被称为“目系”,分布在头顶、颈项甚至手腕、腿部,虽离眼部有一定距离,但通过舒通所属经脉的气血,可迅速起效,具有痛苦小的特点。能调节视神经、舒缓睫状肌,减轻视疲劳,提高远视力。
近视</a>特色疗法" width="400" height="300"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505/1472570757-20150521155544773.jpg" />
二、耳穴贴压
取双侧耳部眼、目1、目2、肝、脾、肾等穴,以胶布贴压王不留行籽于穴位处,每日按摩2次,每次20-30下,连续按摩5-6天,中间休息1-2天,按摩时以感酸胀且能耐受为度,注意勿用力过度,以免皮肤破损引起局部感染。古代医家发现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和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部位,针刺或按压耳穴,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疾病的症状。留置王不留行籽于相应耳穴并按摩之,可以调理相关脏腑功能,行保健治疗的功效。此法简便易行,可让患者在家里仍能持续刺激穴位,从而获得局部和全身综合调整,以改善眼部气血运行。需注意的是,在接受治疗时,要求患者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每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三、眼部按摩
取攒竹→瞳子髎→太阳→四白→睛明→轮刮眼眶→耳垂中央→翳明、风池等穴位,以指尖按压穴位作局部按摩,每穴20-30下,依次进行,循环按摩2遍。按摩时动作需轻巧,力度和速度要适中。此法可治疗近视初期、假性近视、视疲劳、睑痉挛等。
散瘀消肿,活血止痛。用于关节炎及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价: ¥33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健客价: ¥39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健客价: ¥361透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等。
健客价: ¥25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健客价: ¥26.5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跌扑肿痛。
健客价: ¥248健脾和胃,平肝杀虫。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价: ¥24收敛止泻,解毒消食。用于湿热泄泻,伤食泄泻。
健客价: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健客价: ¥16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健客价: ¥27降气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闷,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气管炎咳嗽。
健客价: ¥25健脾,燥湿。用于胃脘胀痛。
健客价: ¥38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的眩晕、耳鸣、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健客价: ¥38健脾和胃,理气活血。用于脾胃不和所致的上腹疼痛,痞满纳差以及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4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痤疮,粉刺,口舌生疮,胃火牙痛,咽喉肿痛,目赤,便秘,尿黄赤。
健客价: ¥43有效缓解牙龈上火出血红肿等牙痛相关问题,平衡口腔微生态。
健客价: ¥38补脾健胃,利湿止泻。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消,或泻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价: ¥21温中补虚,调和肝脾,行气止痛。用于脾胃虚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胀喜温,反酸嗳气;慢性浅表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
健客价: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