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所形成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ies,PCO)。
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后持续存在的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可增生,形成Elschnig珠样小体。这些上皮细胞可发生肌成纤维细胞样分化,它们收缩后使晶状体后囊膜产生细小的皱褶。白内障摘除和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残留的部分皮质可加重混浊,导致视物变形和视力下降等变化。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可高达50%。儿童期白内障术后几乎均发生。晶状体后囊膜出现厚薄不均的机化组织和Elschnig珠样小体。常伴有虹膜后粘连。影响视力的程度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和厚度有关。
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晶状体外伤史。应用裂隙灯检查容易确定晶状体后囊膜是否混浊和混浊程度。
当后发性白内障影响视力时,可用Nd-YAG激光将瞳孔区的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如无条件施行激光治疗时,可进行手术将瞳孔区的晶状体后囊膜刺开或剪开。术后眼部滴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类固醇为抗炎眼药水,预防炎症反应。并注意观察眼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