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眼外伤 > 紫外线照射强度对自身皮肤烧灼伤3 例

紫外线照射强度对自身皮肤烧灼伤3 例

2014-11-02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紫外线所致眼外伤(ultraviolet injuries of the eye)为电损伤。其来源于天然光照,如高山及冰雪地区及人工光源多见电焊弧光、水银蒸气弧光及钨孤光。紫外线的生物效应,为光电生化反应,最早为蛋白质变性,继之蛋白凝结。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有关规定,每6个月对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1次,以确保紫外线灯管的消毒效果。

  2006年5月医院感染科3名工作人员集中对全院紫外线灯管进行监测,2d内连续监测139只紫外线灯管;监测仪器为ZY2010型辐射照度计,其监测波长25317nm,相应时间1min,距离1m,环境温度(20±10)℃,湿度<85%;监测人员均佩戴防护眼镜,其中1名面、颈项、手部皮肤暴露在外,另外2名均戴一次性口罩、帽子;监测第2天3名均出现面部皮肤有轻微疼痛、发红;监测结束后第1天3名开始出现面部、颈项、手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疼痛,同时伴有烧灼感;第2天以后症状全部加重,并出现红疹、皮肤瘙痒、干燥;眼部无明显不适,全身症状轻微。皮肤表面每天用温热水清洁面部、颈项、手部皮肤,表皮脱落防护霜涂擦;以上症状持续4~5d皮肤开始出现表皮脱落,1周后症状体征减轻,病情逐一好转,临床诊断为紫外线致皮肤烧灼伤。

  在集中监测紫外线灯管强度时,需要紫外线达到一定的时间和强度,监测数量多、接触时间长,非常容易受到紫外线的损伤,暴露皮肤近距离接触紫外线,暴露时间和照射强度均超过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标准,导致皮肤烧灼伤。今后监测时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既要保护好眼睛,又要保护好皮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