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认知有九大误区
摘要:在我国,每1000人里,至少有1人存在着以前胸壁凹陷为特征的胸廓畸形,医学上称之为“漏斗胸”。据统计,该病发病率高达0.1%~0.8%。
绝大多数患者会用衣服掩盖漏斗胸带来的胸部畸形,甚至很多医生都不太了解“漏斗胸”,向患者解释说“缺钙是漏斗胸的发生原因”。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文林通过总结临床案例,综合患者、家属对漏斗胸的各种错误认识,归纳“漏斗胸”认知九大误区,供读者甄别、勘误。
误区一:
“缺钙与佝偻病的联系早被人们证实,但佝偻病指的是全身骨骼发育的异常,这种异常如果出现在胸廓的话,多表现为鸡胸或复杂的畸形,很少表现为漏斗胸,所以漏斗胸的发生与缺钙没有太大的关系。”王文林说。
但时至今日,在很多医院的儿科甚至胸外科病房里,医生依然向患者解释缺钙是漏斗胸产生的原因,使漏斗胸患儿没完没了地补钙。这不仅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还耽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
误区二:
漏斗胸是一定会遗传的
据王文林介绍,关于漏斗胸的发病机理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三种说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第一是来自胎儿时期肢体对胸廓的压迫;第二是胸廓各部位不协调的发育;第三是遗传的因素。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似乎都可以解释一部分漏斗胸患者发病的机理。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用一种假说解释,也就是说至少有些患者不是由于遗传致病的。
在临床中发现,确实有父子、兄弟甚至几代亲属都存在漏斗胸的情况,但更多的患者没有任何家族遗传的迹象,所以王文林认为,漏斗胸是遗传病的说法,至少是不完全正确的。
误区三:
轻度的漏斗胸不会压迫心脏
王文林指出,对于一些轻型的漏斗胸患者,由于没有表现出压迫心脏的症状,当医生告知可能压迫心脏时,患者常常会误解医生的意图,以至于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对于健康人来说,人的胸骨与心脏是紧挨在一起的。正常人的胸骨对心脏就有一定的挤压作用,当胸骨存在凹陷时,这种压迫就难以避免了。凡是漏斗胸患者,只要存在胸骨的凹陷,不管程度轻重都必然压迫心脏,所不同的只是压迫的程度以及有没有产生症状罢了。
误区四:
漏斗胸可以通过锻炼恢复正常
漏斗胸是胸廓的畸形,胸廓是骨性结构,这样的结构有其自身特定的发育规律。锻炼身体主要改变的是肌肉的形态和体积,肌肉形态的改变只能掩盖骨骼的形状,而难以改变骨骼的形态,所以要想通过肌肉锻炼去纠正漏斗胸是不可能的。
误区五:
漏斗胸患者是不可能长胖的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很多漏斗胸患者的体形都比较瘦弱,很多人认为漏斗胸患者是不可能长胖的。王文林在临床中发现,漏斗胸是可以有各种体形的,年龄较大的漏斗胸患者中真正的胖子并不少,但有不少瘦弱的漏斗胸患者为了改善胸廓畸形甚至主动把自己吃成胖子。
误区六:
没症状的漏斗胸都不需手术
漏斗胸是不是要手术,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是有没有严重的症状,第二是有没有非常难看。前者主要是靠医生来判断,而后者则主要由患者决定。
对于畸形严重的漏斗胸患者来说,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生患者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患者常常会主动要求手术。但对于比较轻型的畸形,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的话,即病变非常轻,医生不主张手术,这符合一般治病的常理。
误区七:
NUSS手术可以治疗所有漏斗胸
漏斗胸的矫形手术方式有多种,目前流行的NUSS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漏斗胸的标准术式。这让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NUSS手术是万能的,能使所有类型的漏斗胸畸形得到满意的矫治,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不管何种类型的漏斗胸,也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所有的NUSS手术都是将钢板由凹陷的底部将其抬高而已。对于任何一种满意的矫形手术来说,最理想的手术应该是针对畸形的特点进行的个体化细致入微的矫治,以保证手术可以在每个不同的畸形中获得最佳效果,显然NUSS手术并不是这样精细的手术。
误区八:
先心病术后的NUSS手术很危险
由于有些医院的心脏外科与胸外科室相互独立,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属于心脏外科,漏斗胸手术属于胸外科,这使得很多心脏外科医生不会做或不擅长做漏斗胸手术,因此使临床上出现一大批没有在心脏手术时完成手术的漏斗胸患儿。
在一般的NUSS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将钢板穿过胸骨与心脏之间的间隙。如果间隙因粘连过重不复存在的话,则很可能在放置钢板的过程中将心脏刺破而引起致命的出血。其实只要手术的路径、切口的位置、操作的次序合理设计,任何一种二次手术实际上都是非常安全的,不会像有些医生和患者所说的那样令人恐惧。
误区九:
漏斗胸手术越早做越好
多数漏斗胸患儿是在很小的时候被发现的。父母一旦发现了这样的毛病,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医生,并且希望尽早给孩子治疗。
但是,由于幼儿胸廓结构非常特殊,使得手术并不能在很早的年龄阶段完成。如果钢板置入过早的话,会限制钢板压迫部分胸廓的发育。年龄小于2岁的孩子如果病情不是过于严重的话,哪种手术方法都不太合适,因此最好不考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