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

2018-06-11 来源:心胸外科、重医儿院心胸外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各年段心衰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死亡率,提示心衰的预后严重。心衰的死亡原因则依次为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以后,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
 
(二)流行病学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为1.5%-2.00,65岁以上人群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由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随机抽样调查的研究结果是心衰患病率为0.9%。按计算,我国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男性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和我国风湿性瓣膜病心衰发病率较高有关,而后者多见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高,心衰的患病率显着上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明显高于南方。这种城乡比例和地区分布,与我国冠心病和高血压的地区分布相一致,而冠心病和高血压正是心衰的最主要病因。根据我国的一份流行病学资料,心衰的病因:冠心病由1980年的36.8%上升至2000年的45.6%,居各病因之首。高血压病由8.0%上升至12.9%。而风湿性心瓣膜病则由34.4%下降至18.6%。各年段心衰死亡率均高于同期心血管病住院的死亡率,提示心衰的预后严重。心衰的死亡原因则依次为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
 
(三)病因
 
心力衰竭反映心脏的泵血功能障碍,也就是心肌的舒缩功能不全。从病理生理角度来看,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1.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是引起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原因。
 
(2)心肌炎和心肌病。以病毒性心肌炎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最为常见。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为常见,其他如维生素缺乏及心肌淀粉样变性等目前国内罕见。
 
2.心脏负荷过重
 
(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
 
(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①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②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型先天性心血管病。③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另外,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其心力衰竭症状往往由一些增加心脏负荷的因素所诱发。常见诱因有:①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不少见。②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衰最常见的因素,其他快速或严重的慢速心律失常也可诱发心衰。③血容量增加。摄入盐过多和输液过快等。④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⑤治疗不当。如不恰当直用洋地黄类药物或降压药等。⑥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心病出现风湿活动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