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气管插管技术需要相当频繁的培训和操作经验

气管插管技术需要相当频繁的培训和操作经验

2018-05-22 来源:中医书友会、北京瑶医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SGA比气管插管更容易插入,但仍可能错位。即便是正确放置了SGA,但SGA和声门之间仍然可能存在明显的气体泄漏。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所尝试的肺通气治疗可能是无效的。
答案是声门上气道么?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气管插管技术需要相当频繁的培训和操作经验才能有效地进行并取得成功。有研究人员对气管插管尝试进行了文献系统回顾,共纳入了1462名学生与19000多例患者的13项研究,发现至少需要50次插管,尝试不超过两次插管成功率才能达到90%。而这些插管是在特定环境中实现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尝试才能在紧急情况下获得相同的成功率。与此同时,SGA是高级气道装置的替代形式,比气管导管更容易插入。在韩国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在紧急医疗服务(EMS)系统中大多数人员只能提供基本生命支持(BLS)技术,调查人员分析了869例OHCA患者,并调整了复苏前,院内复苏及复苏后变量,发现SGA和良好的神经功能结果存在相关性(优势比=OR7.88;95%CI1.33-46.54;P=0.023)。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虽然SGA比气管插管更容易插入,但仍可能错位。即便是正确放置了SGA,但SGA和声门之间仍然可能存在明显的气体泄漏。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所尝试的肺通气治疗可能是无效的。有研究人员对全美6个月内所插入的344根喉管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该研究比较了喉管置入过程中的主观成功判断(EMS人员成功置入与实施通气)与客观成功判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ETCO2>5mmHg,且存在波形)之间的一致性。在所有的尝试病例中,78.2%在主观和客观上都成功,7.0%被正确识别失败。其余的(14.8%)要么是未确定的失败,要么是错误地识别失败,这都可能会导致喉管不必要的移除(详见表1)。
 
答案是气管插管么?
 
多年来,气管插管术一直被认为是保护心脏骤停期间气道的理想方法,尽管SGAs同样为此目的而受到了广泛关注,但许多人仍认为气管插管是首选技术。在一项来自台北的10853例患者的大型回顾性观察研究,评估了气道技术对患者ROSC率,存活率及神经功能良好者生存率的影响。与气囊面罩通气相比,成功的院前气管插管与更高的持续ROSC率[调整后OR(aOR)=1.91;95%CI1.66-2.19],出院存活率(OR=1.98;95%CI1.57-2.49)及神经功能良好者生存率(OR=1.44;95%CI1.03-2.03)相关。
 
但是必须要警惕的是,无法识别的错位气管导管是一种灾难。无法识别的食管插管通常是致命的,而放置在任何一侧的主支气管中会均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而气管插管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操作者的经验。澳大利亚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依据过去3年中对进行气管插管患者例数对气管插管的经验进行了分级。在该项研究中,对14857例患者尝试插管,但大多数医务人员每年只尝试三次气管插管操作。首次尝试成功率为80%,但此前的的插管经验与插管成功率(OR=1.04,95%CI1.03-1.05)和首次插管成功率(=OR1.02,95%CI1.01-1.03)相关。
 
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所进行的一项心肺复苏中断观察性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逐渐改变,研究比较了没有高级气道,SGA及气管插管三种情况下的心肺复苏情况。在研究的第一年,喉管是首选的高级气道管理技术,接着是一年的使用直接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最后则是通过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最长的按压停顿时间大于10s,且CCF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如果第一次尝试通过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失败,则每次额外的尝试都会增加CPR额外暂停的风险[相对风险(RR)=1.29,95%CI为1.02-1.64]。各组之间的人工气道首次通过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