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插管还是不插管?
摘要:最近有一项针对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气管插管的观察性研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显示,IHCA前15分钟内进行气管插管与未进行气管插管相比,神经预后更差。
目的
医学发展迅速的今天,心肺骤停的病死率依旧很高,并且大多数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明了。心肺骤停期间的最佳气道管理方案依旧存在争议。本综述总结与评价近期所发表的相关研究证据,以比较基础气道管理与高级气道管理手段(即声门上气道装置(supraglotticairway,SGA)与气管插管)之间的优缺点。
最新发现
目前已有的系统评价都获得了相近的结论,即高级气道管理与更差的神经功能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但这样的系统评价常常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倚。例如,最近有一项针对院内心脏骤停(IHCA)患者气管插管的观察性研究(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显示,IHCA前15分钟内进行气管插管与未进行气管插管相比,神经预后更差。
总结
关于心脏骤停期间气道管理的大多数证据来自观察性研究。对于不同的救援人员以及在复苏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气道管理的最佳选择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单个患者接受了多次“序贯的”气道干预治疗是非常常见的。确定心肺骤停患者最佳气道管理策略的唯一可靠方法是进行适当设计的前瞻性随机试验,这些临床研究近期已经完成,结果正在整理中,等待发表。
引言
医学发展迅速的今天,心脏骤停病死率仍然很高,并且大多数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过去,气管插管往往被认为是心脏骤停救治过程中气道管理的最佳方法,但近来该结论已受到挑战。本综述将总结与评价近期所发表的相关研究证据,以比较基础气道管理与高级气道干预手段(即声门上气道装置(supraglotticairway,SGA)与气管插管)之间的优缺点。
现有指南
国际复苏联合委员会(ILCOR)高级生命支持(ALS)工作组建议在心脏骤停胸外按压(CPR)期间使用高级气道(气管插管或者SGA)或气囊面罩通气进行气道管理。美国心脏协会(AHA)也为其2015年心脏骤停指南更新采纳了这一相对广泛的建议。而近期欧洲心脏复苏委员会(ERC)成人院外心脏骤停(OHCA)指南强调所使用的气道类型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能和培训。通常在同一位心脏骤停患者中常常会进行多次气道干预治疗,通常来说在使用气囊面罩通气后常常会插入SGA和/或气管导管。然而这种“序贯式”的临床干预方案几乎从未在临床研究中得到正式的评估。即便该类患者指导入院后仍未尝试气管插管,但自主循环恢复(ROCS)但仍昏迷的心脏骤停患者常常需要在某个时间进行气管插管。
主要观点
1-现有的大多数有关心脏骤停救治期间的气道管理证据大多来源于观察性研究。
2-对于不同的救援人员以及在复苏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气道管理的最佳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
3-单个心脏骤停患者接受多次序贯气道干预治疗现象非常常见。
4.-近期有三项针对OHCA患者气道管理的随机对照试验即将完成,其研究成果有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