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资讯 > 心胸案例 >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2018-05-16 来源:心胸外科、邵阳市中心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病机要点可概括为虚(肝肾阴虚)、火(肝火、肝阳)、风(肝风)、痰(痰湿)、气(气逆、气滞)、血(血淤)等六个方面。
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古代文献无高血压病名,根据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演变,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肝风等病证范畴,并与中风、心悸、水肿等病证有联系。中医历代医籍有关本病的论述很多,如《内经》所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是高血压发病与肝肾有关的最早认识。后世医家对本病病因有进一步认识,如金元时代刘河间认为"非外来之风,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盛",朱丹溪则提出"无不眩"、"无火不晕"的观点,明代张景岳更认为本病的发生"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并指出饮食、起居、七情、酒色等在本病病因学上的意义。 
 
根据中医学理论,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禀赋不足与体质偏盛偏衰等因素,导致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气机升降失常,风火内生,痰淤交阻而发病。病位主要在肝、肾,其次是心、脾。肝肾阴阳失调是本病的病机重点,而其病机要点可概括为虚(肝肾阴虚)、火(肝火、肝阳)、风(肝风)、痰(痰湿)、气(气逆、气滞)、血(血淤)等六个方面。
 
1.情志失调:中医学将情志活动归纳为七情,即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变化。过激的情志变化则称情志失调或恬志刺激。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失衡、气血失调,导致高血压的发病。情志失调可直接伤及内脏,《内经》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刺激对脏腑功能的影响,从高血压的发病来说,以肝、心、脾功能失调最多见。如思虑劳神过度,导致心脾两虚,出现神志异常和脾失健运的症状;恼怒伤肝,肝失疏泄,血随气逆而引起头痛、眩晕,甚则中风;肝郁日久化火,肝火可挟痰、挟风上扰清窍,这些均可导致高血压的发病。
 
情志失调最重要的是影响脏腑气机,导致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内经》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在情志因素影响脏腑气机升降失调而引起高血压的病理机制中,"怒则气上"最常见。过度的气恼、愤怒,使肝主疏泄功能失职,产生肝气郁结、肝气上逆,引起肝气横逆上冲,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这种状况在高血压病患者中很多见。不少高血压病人在情绪激动之后常出现血压升高、头痛、面红目赤,甚则中风卒倒。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