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心脏搭桥 > 新生儿先心病如何治疗经验分享

新生儿先心病如何治疗经验分享

2018-05-14 来源:医学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新出生的宝宝,如果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存在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4mm)和/或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3mm),这通常都是胎儿循环没有及时关闭的表现,有很大可能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生理性关闭,建议3~6个月复查。
很多宝宝一出生查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如何治疗?
 
新生儿先心病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法洛四联症这四类占绝大部分。除法洛四联症这种比较复杂的先心病需要手术治疗外,其他三类简单的先心病有少部分比例患儿可以自愈,不需要药物及手术干预。

房缺/动脉导管未闭
 
新出生的宝宝,如果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存在房间隔缺损(直径小于4mm)和/或动脉导管未闭(直径小于3mm),这通常都是胎儿循环没有及时关闭的表现,有很大可能在出生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生理性关闭,建议3~6个月复查。
 
室间隔缺损
 
新生宝宝查出室间隔缺损,则肯定为异常情况。
 
缺损小于5毫米
 
小的膜部或肌部室缺,存在一定自愈的可能,可在婴儿3个月和6个月时复查心脏彩超。如果缺损有减小趋势,且孩子发育和喂养正常,没有经常感冒,可以观察到2岁以后,到时候根据复查情况,决定能否做介入封堵治疗。
 
缺损大于5毫米
 
室间隔缺损较大,尤其8mm以上,左向右分流量较大,宝宝在生活中容易出现肺炎、心力衰竭、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心脏彩超检查很早就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心脏增大,一般建议等孩子6个月后复查,出现急症积极对症治疗,最好在第一次心衰出现前手术治疗,预后和寿命基本同于正常孩子。
 
干下型室缺无法自愈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类型的简单先心病无法自愈,家长不应存在侥幸心理,一味拖延,期待有奇迹发生。
 
以干下型室缺为例,这种室缺自愈的概率非常小,几乎无法自愈。干下型室缺靠近主动脉瓣,缺损长期存在血流冲刷,会波及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右冠窦会脱垂、镶嵌到室间隔缺损中。
 
如果任其发展,时间久些到孩子4岁以后,主动脉瓣脱垂严重,甚至进一步引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中度以上返流等严重并发症。因此这类室缺一旦发现,就要尽早手术治疗。
 
膜部瘤自愈后有可能重新开放
 
对于能够自愈的简单先心病,家长也应该区别对待。
 
小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一旦自愈,重新开放的概率非常低,这与它们自身的解剖结构有密切关系。
 
而室间隔缺损的自愈就不一定了。以有自愈可能的膜周部室缺为例,如果室缺直径较大,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及部分三尖瓣附着,共同形成的朝右心室凸起的囊袋样结构,称为假性室间隔膜部瘤。
 
尽管有人认为,膜部瘤是室缺自然闭合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但仍然存在破裂、梗阻、血栓、心内膜炎、压迫周围重要组织的风险,临床上也有膜部瘤闭合后又重新开放的病例,医生认为可能与感染或剧烈运动有关。
 
因此,如果膜部瘤顶端开口直径5mm以上,或者开口处有破口,或者孩子年龄2岁以上,建议尽早手术治疗。如果已经自然闭合,最好每年复查一次心脏彩超直至青春期,平时注意预防感冒,有感染及时抗生素预防,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